2025年4月15日,澳門銀河綜藝館的聚光燈下,日本名將張本智和以一場近乎完美的4-0勝利橫掃埃及老將埃爾貝亞利。四局比分(11:6, 11:0, 11:4, 11:1),然而,這場看似實力懸殊的對決,卻因一場發球爭議掀起軒然大波,成為國際乒聯全面啟用鷹眼系統(VAR)后最具戲劇性的事件之一。
爭議焦點:11-0背后的“鷹眼審判”
當第二局比分定格在8-0時,36歲的埃爾貝亞利突然舉手示意,質疑張本智和的發球存在頭部遮擋違規。
裁判組立即啟動鷹眼系統,通過8臺200幀/秒的高速攝像頭回放三維軌跡——畫面清晰顯示,張本擊球瞬間手腕完全展開,擊球點毫無遮擋。
根據國際乒聯2024年新規,“擊球點必須完全暴露”,埃爾貝亞利的挑戰因技術判定失敗被直接罰掉1分,比分瞬間變為9-0。
這一判罰成為比賽的轉折點。埃爾貝亞利情緒失控,與裁判激烈爭執近2分鐘,甚至多次拍打球臺,最終被黃牌警告。
技術統計顯示,他后三局僅得5分,以11分的總得分創下本屆賽事單場最低分紀錄。賽后,這位巴黎奧運會參賽老將仍難掩憤懣:“20年職業生涯,從未經歷過如此糟糕的體驗。”
鷹眼系統:公平的守護者還是節奏的破壞者?
本屆世界杯首次全面引入鷹眼技術,其核心是通過多角度高速攝像機構建三維模型,量化發球高度(≥16厘米)、拋球角度(≤85度)等爭議指標。從數據看,技術介入顯著提升了判罰精度:
? 黃友政VS埃爾貝亞利:埃及老將因四次發球遮擋累計被罰4分,兩次挑戰均失敗;
? 奧恰洛夫VS馮翊新:德國名將通過鷹眼自證拋球高度達25.78厘米,成功挑戰裁判誤判。
然而,爭議隨之而來。朱成竹對陣梅謝芙時,因“雙跳球”挑戰未被系統覆蓋而遭拒,暴露出技術功能的局限性。更值得關注的是,單場挑戰機會縮減至2次,迫使選手在戰術暫停與風險間謹慎權衡。張本智和坦言:“鷹眼讓比賽更純粹,我們只需專注技術對抗。”
新老碰撞:技術革命下的生存博弈
埃爾貝亞利的潰敗,折射出二線選手在科技浪潮中的困境。其標志性動作——發球時身體前傾遮擋擊球點,曾是新世紀乒壇的“灰色地帶”,但新規下卻成為致命弱點。反觀張本智和,憑借高度規范的發球動作(擊球點暴露+拋球高度22.3厘米),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碾壓式勝利。
這樣,今天張本智和將與國乒21歲小將黃友政爭奪16強。
#澳門世界杯# #黃友政VS張本智和# #國乒新生代#
巴黎奧運乒乓球精彩集錦
觀看2025乒乓球直播+回放方式如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