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北京西城區文化中心劇場內,來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大山深處的10名孩子與名家同臺誦詩,用稚嫩筆觸寫下“大地之韻”,為2025百年丁香詩會注入最動人的童真力量。這場跨越千里的詩歌對話,將來自西南邊陲的鄉村孩子的文學夢想照進了國家級舞臺。
據介紹,“詩承古今·雅聚宣南”2025百年丁香詩會,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攜手主辦,并依托央視新聞等新媒體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直播,讓萬千觀眾共赴這場跨越時空的詩歌之約。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來自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漭水鎮中心學校的10位小詩人,作為特邀嘉賓,以稚嫩卻堅定的步伐,踏上了這個國家級文化舞臺,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
當天,10位小詩人懷揣著對詩歌的無限熱愛與純真夢想,與知名導賞官酈波、草根文學之星菜場作家陳慧,以及農民詩人韓仕梅同臺競技,共同演繹了原創詩歌《寫在大地上的詩》。詩篇中質樸無華的語言,飽含深情厚意的表達,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一位聽眾的心田,激起了層層共鳴的漣漪。這場跨越年齡界限、身份差異的詩歌對話,深刻展現了“人民詩意”的磅礴力量與無限可能。
在這群平均年齡僅12歲的小詩人中,六年級的于宛涵將詩歌比作“照亮世界的燈”,而第一次走出大山的禹曉彤則被北京燈火震撼:“每盞燈都像會發光的詩行。”他們的詩句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飽含著對土地真摯的感情。農民詩人韓仕梅觀看表演后說:“孩子們讓我想起自己最初寫詩的樣子——把心掏出來給土地看。”詩會導賞官酈波則評價:“當他們站在臺上那一刻,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詩歌的未來,更是文化薪火相傳的現在。”孩子們紛紛表示,這次寶貴的經歷不僅拓寬了他們的視野,更堅定了他們用詩歌記錄生活、與時代對話的決心與信念。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北京市西城區聯合打造的文化品牌,本屆詩會首次通過央視新聞多平臺直播,吸引超百萬網友在線圍觀“鄉村小詩人PK文學名家”的精彩場面。西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孩子正是“雙減”政策下鄉村詩教成果的縮影,“他們的出現,讓百年丁香長出了新枝。”
據介紹,保山市昌寧縣漭水鎮近年來通過“校園詩歌課”“田野采風”等形式培養出百余位小詩人,他們的作品曾多次被收入省級文學刊物。此次進京的10名孩子返程后,將繼續用詩歌記錄鄉村振興的點點滴滴。
開屏新聞記者 崔敏 通訊員 羅宇鈞 龍如娟 文 圖片來源于央視頻
一審 何曉宇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羅秋旭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