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見聞留意到,今日一則來自汽車行業自媒體人士的朋友圈廣泛流傳,再次引發了對于“車馬費”“媒體老師待遇”等話題的熱議。
該帖開頭點明“汽車行業都在向華為學習”,但隨后語氣一轉,指出個別車企在學習華為傳播體系的過程中,如果心態不滲透,“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該自媒體人表示,“先從機票說,你都花了錢了,為啥不大氣一點,這樣媒體老師改簽和升艙都方便,你非要三折四折,天天看到群里為了改簽抱怨,你說你至于嘛!”
他還在高鐵訂票方面反問道,“你定一等座咋了?報銷不了?”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華為。
據他描述,華為不僅主動為媒體預訂一等座,還會發放現金車馬費。
此外,該自媒體人對線下活動的接待安排發表了看法:“一下飛機一輛大巴,把媒體老師們像豬玀一樣拉過去,為了湊上一車人,這個等那個等,好像媒體老師們的時間都不要錢,為了你的800元車馬費,浪費生命。”
近兩年,隨著汽車行業預算縮減、傳播費用緊張,不少自媒體博主開始集中吐槽“活動沒有車馬費”“報銷流程繁瑣”“還要倒貼出內容”。這一現象在車圈尤為常見。
例如,一位擁有200多萬粉絲的汽車博主被邀請參加車展線下活動,結果被告知無差旅補貼;另一位百萬粉絲達人也被一家此前未合作過的車企邀請,對方不僅不提供任何費用,還想白嫖內容。
據業內慣例,一般車馬費標準為500元;部分互聯網大廠、酒企或主流車企可提供800-2000元不等的補貼;而豪華品牌(如BBA)則通常不提供車馬費。
然而,即便承諾了車馬費,拖欠情況仍屢見不鮮。前兩天,傳媒見聞關注到一位認證為“填鴨式教育受害者”的微博百萬粉絲大V公開質疑理想汽車拖欠其合作款項,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這條文章下面留言眾多,有人認為:“公關在為車企背鍋。”
因為欠款問題的背后,其實是汽車行業下行周期中的典型三角博弈——車企壓縮預算,公關公司回款困難,最終將壓力傳導給媒體。
迪思公關起訴哪吒汽車母公司拖欠5355萬元傳播服務費就是典型案例,媒體人反過來起訴迪思公關追討尾款,這類“三角債”事件正源源不斷地上演。
圍繞車馬費的爭議由來已久。一派認為,這是媒體參與傳播活動的基本成本補償,覆蓋交通、餐飲等必須開支;另一派則認為,車馬費容易演變為變相利益輸送,影響報道的客觀性,本就不應存在。
你怎么看待車馬費?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