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周二(4月15日)一紙聲明,直接把對華關稅拉到了史無前例的245%!不過這次‘火力’可沒對準所有中國商品,而是精準瞄準了注射器、針頭這類救命用的醫(yī)療物資。紐約時報隨后扒了扒數(shù)據(jù),確認‘注射器與針頭’的稅率確實飆到了245%,其他像鋰離子電池(173%)、魷魚(170%)、羊毛衫(169%)這些品類也紛紛躺槍。美國這是要‘掐脖子’還是‘打亂仗’?
白宮這次瞄準的注射器、針頭等醫(yī)療用品,可不是隨便挑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生產的注射器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60%,美國醫(yī)院近八成依賴中國供應。加稅到245%,擺明了是要逼美國醫(yī)院“斷供”,轉而購買本土高價產品。
但問題來了——美國本土產能短期內根本補不上這個窟窿!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這招表面是“保護本土產業(yè)”,實則是用高關稅“勒索”中國,試圖在談判中逼中方讓步,比如要求中國擴大進口美國大豆或開放市場。
再看其他被加稅的品類:鋰電池(173%)、電動汽車(148%)是中國出口的“王牌產業(yè)”;玩具(145%)雖不起眼,但中國占全球出口75%,打擊這類商品更容易讓美國民眾感受到“對抗中國”的姿態(tài),迎合國內選民情緒。至于魷魚(170%),有網友調侃:“這是怕中國漁船撈光太平洋?”背后實則是美國漁業(yè)利益的保護戰(zhàn)。
面對美方挑釁,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4月16日的記者會上霸氣回應:
1、“具體稅率數(shù)字,你可以問問美方” ——直接回懟美方自說自話的加稅邏輯;
2、“關稅戰(zhàn)是美方發(fā)起的,中方反制完全合理合法” ——點明美國才是始作俑者;
3、“中方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亮明底牌,態(tài)度堅決。
這已不是中方第一次硬剛。早在今年1月,特朗普揚言加稅10%時,外交部便強調“貿易戰(zhàn)沒有贏家”,而4月初美方將對華關稅提到104%后,中方迅速發(fā)布2.8萬字的《立場白皮書》,用數(shù)據(jù)和事實駁斥美方“貿易逆差甩鍋論”,并指出美國限制芯片出口才是逆差的根源。
這場“關稅大戰(zhàn)”還鬧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據(jù)媒體報道,由于美國對華魷魚加稅170%,墨西哥那些人竟開始“轉行”走私魷魚——因為即便算上運費和關稅,利潤仍比販X高150%!網友戲稱:“兩大經濟體互毆,竟讓X梟‘從良’?”
更荒誕的是,白宮一邊加稅,一邊又通過發(fā)言人向中方遞“軟話”:“如果中國愿意談,特朗普會非常慷慨。”但轉頭又威脅“中方繼續(xù)報復將面臨不利后果”。這種反復橫跳,連美國學者都看不下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直言:“中國對美國市場依賴度低,關稅戰(zhàn)最終輸家一定是美國。”
回顧過去幾年,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戰(zhàn)術幾乎成了“固定套路”:加稅→威脅→談判→撕協(xié)議→再加稅。今年2月,美方剛推遲對華加稅,4月又突然翻臉,連白宮內部都被曝出“政策混亂”。中方早已看透這套把戲。商務部曾明確表態(tài):“美國若繼續(xù)搞‘數(shù)字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而此次245%的關稅,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既安撫國內強硬派,又試探中方底線。
關稅戰(zhàn)打到這個份上,美國是真想‘脫鉤’還是虛張聲勢?中方的‘硬剛’底氣從何而來?如果你是決策者,會如何應對這種‘關稅勒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