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蘇省科協主辦,江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南京理工大學、揚州市科協、鎮江市科協承辦的“傳承2025”江蘇行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在寧啟動。李四光外孫女、李四光紀念館館長特別助理鄒宗平,茅以升之女、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名譽理事長茅玉麟,彭湃烈士孫女、彭士祿院士女兒彭潔,黃大年同事、吉林大學勞動關系研究院副院長任波作為報告團成員出席。
科學家精神,是科學事業生生不息的靈魂,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4月14-18日,由李四光、茅以升、彭士祿、黃大年等四位科學家的后人或同事組成的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在南京、揚州、鎮江的12所學校開展宣講活動,在全省掀起弘揚科學家精神的熱潮。他們以親歷者、傳承者的視角,講述中國科學家隱姓埋名、攻堅克難的動人故事,傳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
“希望你們用創造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求人生的出路。”“努力向學,蔚為國用。”“青少年朋友們一定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珍惜時光,努力成為懷揣愛國、科學、奮斗、奉獻精神的科學家。”現場,4位報告團專家寄語廣大青年學子,要像老一輩科學家一樣志存高遠,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之中,用奮斗書寫青春華章。
啟動儀式后,彭潔用生動樸實的語言,從滿門忠烈熱血涌、百家養育赤子情、自力更生延河水、負笈求索原子能、核動力路上墾荒牛、情系事業愛祖國、家庭生活平凡事、奉獻終生守海疆等方面,向師生們講述了中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院士隱姓埋名、為國鑄劍的傳奇人生。
報告會現場掌聲雷動,與會師生紛紛表示,彭士祿院士“愿得此身長報國”的赤子之心令人敬佩,老一輩科學家的堅韌意志與奉獻精神令人感動。他們將以彭士祿院士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周洋 通訊員/孫華 葛思佳 圖/劉成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