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問題從來都不是小事。幾十年來,這片海域一直是東亞乃至全球的敏感地帶。尤其是最近幾年,中美關系緊繃,軍事動作頻頻,大家心里都捏著一把汗。如果真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傷亡會有多大?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日本長崎大學廢除核武器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給了個讓人背脊發涼的數字。
臺海問題的來龍去脈
1949年,國共內戰打完,國民黨退到臺灣,從那時起,海峽兩岸進入對峙狀態。
美國是怎么摻和進來的呢?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自以為是世界霸主,派第七艦隊過來巡弋臺灣海峽。這算是美國正式插手臺海事務的起點。
后來,1954年到1955年,還有1958年,大陸炮擊金門和馬祖,美國趕緊跟臺灣地區簽了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軍事支持也加碼,試圖干涉我國內政。冷戰時期,臺海就成了大國博弈的前線。
最近幾年,局勢更復雜了。2016年蔡英文上臺,她領導的民進黨不太認同兩岸一家親的說法,從此官方溝通斷了,軍機軍艦開始頻繁繞臺。
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火上澆油,大陸直接搞了大規模軍演,導彈都飛過臺灣上空,擺出封鎖架勢。2024年賴清德當選,政策延續民進黨路線,大陸的軍事壓力沒松過。臺海這塊地方,感覺隨時都能擦槍走火。
中美日的三角關系
臺灣對大陸來說是底線,領土完整的事兒沒得商量。官方一直說要和平統一,但也留了后手,不排除用武力解決問題。經濟上,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大頭,全球芯片供應鏈都靠它,但政治意義更大,是國家統一的象征。
而臺灣在美國眼里是遏制中國的一張牌,屬于“第一島鏈”的關鍵點。美國通過賣武器支持臺灣,但又不挑明支持獨立,玩的是“戰略模糊”。2023年,美國對臺軍售好幾十億美元,軍艦還常跑來跑去,說是維護航行自由。
對日本來說,臺灣海峽是命脈,能源進口32%、出口25%都得走這兒。萬一打起來,經濟肯定受不了。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友,得提供軍事基地幫忙,安全上也脫不了干系。
這三方你來我往,臺海就像個火藥桶,誰都不敢輕易點火,但誰也不想退讓。
過去幾年,臺海的氛圍越來越不對勁。大陸的軍機幾乎天天飛進臺灣的“防空識別區”,次數多到讓人麻木。美國那邊也不閑著,軍艦隔三差五穿過海峽,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2020年以后,這種針鋒相對的動作越來越密集,雙方離失控就差一步。國際社會看得心驚膽戰,生怕哪天真打起來。
日本長崎大學的報告說了啥
說到傷亡,日本長崎大學廢除核武器研究中心2023年出了一份報告,名字叫《避免臺灣海峽的核戰爭》。這報告基于一些假設,算出了臺海沖突升級到核戰可能的結果。結論讓人心里一沉。
報告設想了一種最壞的情況:中美在臺海先打常規戰,大陸覺得打不贏,干脆動用核武器,先炸臺灣的軍事目標,比如空軍基地。美國一看不妙,從日本和韓國的基地還擊,也扔核彈。雙方大概各用24枚小型核武器。
傷亡數字咋算出來的?報告說,核爆一瞬間,260萬人直接沒命。爆炸過后,輻射塵到處飄,幾個月內又有幾十萬人因為輻射病掛掉。長遠看,未來幾十年,癌癥會弄死9.6萬到83萬人。這還不算經濟癱瘓、社會混亂帶來的間接損失。
這數字聽著嚇人,但得冷靜分析。報告假設大陸先用核武器,這點爭議不小。中國一直說“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核武庫主要是戰略威懾用的,不是拿來隨便扔的。而且大陸的常規導彈已經很厲害,像東風系列,精準打擊能力足夠,用不著核彈。更別說在自己認定的領土上扔核彈,跟和平統一的目標完全不搭。
美國反擊的可能性呢?如果大陸真用了核武器,美國肯定不會坐著挨打,但從常規戰直接跳到核戰,中間的門檻很高。雙方領導人都不傻,知道核戰的下場是兩敗俱傷。所以,報告的假設有點極端,可能夸大了風險。
戰爭的影響有多大
要是真按報告說的打起來,后果不是幾個數字能概括的。先看經濟。臺灣是全球半導體核心,臺積電一倒,手機、電腦、汽車全得跟著停產,全球供應鏈得亂好幾年。核輻射把土地和水源污染了,農業和漁業也完蛋,吃飯都成問題。難民往外跑,鄰國邊境壓力山大。
社會層面更慘。城市被炸平,基礎設施沒了,醫療系統撐不住,傷病員只能等死。輻射病的患者拖幾年才走,痛苦不說,還得耗光家底。東亞亂成一鍋粥,全球都得跟著抖三抖。
國際社會肯定炸鍋。聯合國安理會得開緊急會,商量制裁誰、怎么勸架。有的國家想摻和,有的忙著撇清關系。股市鐵定暴跌,投資者搶黃金和美元避險。新聞24小時不停播,普通人刷手機都刷怕了。
核戰打完,麻煩才剛開始。東亞經濟倒退幾十年,核擴散的風險也上來,別的國家可能想著也弄點核武器自保。全球安全格局得重新洗牌,誰都過不好日子。
誰也不想打,但避免戰爭不是喊口號就行。歷史證明,對話總比打仗強。
我國的態度很明確,愿意談,但底線不能碰。國際社會也得幫把手,別老想著拱火。冷戰思維早過時了,東亞和平對誰都有好處。戰爭的代價太大,沒人想看到那一天。
日本長崎大學的報告說,臺海要是打成核戰,260萬人當場沒命,后面還有幾十萬、上百萬的輻射和癌癥受害者,經濟和社會也得崩。這數字聽著恐怖,但現實里走到那一步的可能性不高。中美雙方都有理智,打常規戰都得掂量,更別說核戰了。關鍵還是得靠對話,把火藥桶的引線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