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許洋 張淦/文圖
近日,南陽市委第八巡察組以問題為導向,聯合中關村南陽科技產業園黨工委開展農村“三資”管理專項核查行動,通過“深查、實改、長效”三步走,摸清家底、理清“三資”臺賬,為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挖細查,找準問題癥結。南陽市委第八巡察組進駐初期,通過走訪調研發現,中關村南陽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科技園)普遍存在“三資”底數不清、管理混亂、流失嚴重等問題。部分社區集體資產長期閑置或低價出租,資源發包程序不規范,資金使用不透明等情況,這些問題不僅損害群眾利益,更制約了鄉村發展。
多措并舉,破解監管難題。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巡察組堅持“邊巡邊改、立行立改”,推動科技園構建“自查自糾+專項治理+制度約束”的立體化整改體系。一是聯合攻堅清舊賬。 指導科技園黨工委成立“三資”清理整頓工作組,對科技園下轄的4個社區開展“拉網式”排查。采取“四查四看”方式:查合同臺賬看程序合規性,查資產臺賬看權屬清晰度,查資金流水看使用規范性,查資源現狀看利用合理性。通過查閱5年來的賬目資料、實地測量集體土地、走訪群眾200余人次,共梳理出賬實不符等3大類23個問題,形成“一社區一清單”,為精準整改奠定基礎。二是科技賦能強監督。 引入“大數據+公開化”手段,依托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監督平臺,將集體資產登記、合同管理、收支明細等數據全部錄入系統,實現動態監測和預警。排查資產25處47萬元、土地391畝,全部補錄到位。三是群眾參與聚合力。 發動老黨員、社區代表成立“三資”監督小組,全程參與資產盤點、問題核查和整改評議。
標本兼治,構建長效機制。南陽市委第八巡察組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推動科技園健全“三資”管理制度體系,確保問題不反彈、效益可持續。一是建章立制堵漏洞。 明確資產登記、資源發包、資金使用等23項操作規范。推行“村賬鎮管”“合同鎮審”機制,要求5萬元以上集體資產處置必須經科技園審核、社區代表大會表決,從源頭防范“微腐敗”。二是盤活資源促增收。 針對清理出的閑置資產,協助社區集體引入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種植、鄉村旅游等產業。三是能力提升強根基。 組織社區“兩委”干部開展“三資”管理專題培訓,通過案例教學、模擬操作提升業務水平。
“巡察監督不是‘一陣風’,而是要幫助基層扎緊制度籠子、激活發展動能。”南陽市委第八巡察組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跟蹤整改成效,推動農村“三資”管理向規范化、透明化、效益化邁進,為鄉村振興筑牢根基。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