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審查的文件及英國開源中心(Open Source Center)分析的衛星數據,在烏克蘭作戰的俄羅斯軍隊正越來越依賴朝鮮提供的炮彈——開源中心分析顯示,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期間,四艘懸掛俄羅斯國旗的貨船在朝俄港口間往返64次,運載近1.6萬個集裝箱。據估算,這些貨物中包含400萬至600萬枚炮彈——遠遠超過俄羅斯國內產量(西方及烏克蘭官員認為,2024年俄羅斯自產炮彈不超過230萬枚)。
朝鮮向俄羅斯援助的彈藥
路透社查閱的至少六份俄羅斯軍事單位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部分部隊50%至100%的彈藥來自朝鮮,個別單位的內部記錄顯示其對朝鮮產炮彈的依賴度甚至達100%。烏克蘭軍事情報局(HUR)對路透社表示:“若沒有朝鮮的幫助,俄軍對烏克蘭防御陣地的炮擊強度將減半。”
Rochan咨詢(Rochan Consulting)防務分析師康拉德·穆齊卡(Konrad Muzyka)指出,進口彈藥幫助俄羅斯自2023年底起維持了軍事行動節奏。“這種支持的規模是巨大的。”他說。
2023年9月-2025年3月俄羅斯貨船返俄航線
朝鮮的彈藥交付量在2024年1月達到峰值,當月貨船單月航行七次。彈藥從朝鮮羅津港運至俄羅斯多瑙港和東方港,再通過鐵路運輸——主要運往烏克蘭邊境附近的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季霍列茨克。
據報道,此類運輸始于2023年7月俄羅斯前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訪問平壤后。作為交換,俄羅斯還向朝鮮提供了石油產品和太空技術,并據部分消息稱,接收了朝鮮軍事人員。
盡管克里姆林宮在2023年10月否認相關合作,但武器流動仍在繼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后來證實與平壤簽署了軍事合作條約,并將朝鮮稱為俄羅斯的“伙伴”。
聯合國朝鮮制裁監測小組前協調員休·格里菲斯(Hugh Griffiths)表示:“如果沒有金正恩主席的支持,普京總統實際上無法維系在烏克蘭的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