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7日訊黃河之濱,狼溪河畔,東阿鎮的晨霧中氤氳著三千年阿膠文化的厚重。這里是被《水經注》記載阿井煮膠之法的“阿膠祖源地”,是道光、咸豐兩代帝王御筆賜福的“貢膠圣地”,更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地。1950年,當樹德堂、懷德堂、天德堂等百年老字號匯聚成新中國首家國營阿膠廠時,福膠集團的命運便與中華醫藥文明的復興緊密相連。從治愈慈禧太后的傳奇秘方,到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金獎榮耀;從手工作坊的裊裊藥香,到智能工廠的機械轟鳴,福牌阿膠在守正與創新的交響中,走出了一條非遺產業化的康莊大道。
守正:祖源匠藝的薪火相傳
東阿鎮的土地上,每一寸都浸潤著阿膠的故事。1822年于氏天德堂的濟世善舉,1856年鄧氏樹德堂的御賜福匾,1915年涂氏懷德堂的萬國金獎……這些散落的歷史碎片,在福膠集團的傳承中重煥生機。在中國阿膠博物館內,上萬件與阿膠相關的人物典籍、圖文影像一一陳列,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阿膠傳承千年的文化底蘊。
八大國字號榮譽,是福膠集團對匠心的極致追求:全國阿膠質量評比總分第一、國家質量金質獎章、中華老字號、國家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從原料溯源到生產工藝,企業構建起“天地人”三位一體的質控體系。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實施衛星遙感監測,黑驢養殖場配備生物識別系統,智能工廠的區塊鏈溯源讓每塊阿膠都有“數字身份證”。正是這般苛求,讓福牌阿膠連續15年產銷量全國第一,2022年實體藥店單品銷售額突破16.59億元,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黃金標準”。
創新:非遺產業的破局之道
福膠集團的產業版圖,是一部“非遺+”的創新啟示錄。福膠集團用現代化智能科技賦能傳統工藝,打造 AI 賦能智慧生產線,超越傳統DNA皮源單一檢測技術全生產鏈實施“分子級”人工智能管理;AI智能管理系統實時監控49道工序并優化流程,確保產品質量指標的穩定性。企業獨創的“三級體驗”體系——從基礎滋補到精準調理,從產品消費到健康管理,形成了以“吃阿膠、喝參芪、品參茸、沖速溶、享補血”5+N 產品立體化體驗。在AI時代的浪潮中,這家老字號證明:傳統非遺與現代科技從不是對立命題。
在福膠研究院的數字化大屏上,一場靜默的革命正在進行:AI機器人正在復刻老師傅的熬膠手法;智能工廠的柔性生產線可同時生產多種劑型;跨境研發平臺匯聚23國科學家攻克阿膠分子藥理機制。這種“科技賦能”的成果令人矚目——20個全國獨家品種、近百項自主知識產權、30余項國藥準字號產品、主持制定19項國家產品標準。而正在建設的中國福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中國福健康產業谷、中國福阿膠祖源地AI數字非遺館三大核心項目,是福膠集團進一步深挖“福文化、阿膠文化、非遺文化、中醫藥文化、企業文化”的重要體現。
引領:健康中國的時代答卷
打造卓越的滿足家庭康樂需求的事業平臺,讓中國福成為世界福。這句福膠集團的企業愿景,正通過“四大園區”戰略照進現實。中國阿膠文化園以4000噸膠劑年產能夯實我國最大生產基地地位,讓越來越多的中華瑰寶揚帆出海;國際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以全面滿足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各種需求為己任,推動阿膠制劑走向國際賽道;中國福文化園以10萬㎡沉浸式空間,向世界講述“福澤天下”的哲學;醫療器械工業園生產的智能艾灸儀、中醫診療機器人,讓《黃帝內經》的智慧轉化為可穿戴數據。2024年,隨著品牌價值突破60.44億元,福牌阿膠成功入選中華老字號品牌TOP榜。
在這片被帝王賜福的土地上,新時代的“福”故事仍在續寫。福膠集團的75年征程,恰是中國傳統企業現代化轉型的生動注腳——從手工作坊到產業集群,從宮廷貢品到國民滋補,從文化自信到產業自強,每一步都踏響時代強音。福澤萬家,不止于阿膠;向新而行,無愧于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