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那么對于伊朗的選擇,我們該如何看待呢?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12日,伊朗和美國在阿曼舉行了“積極”和“富有建設性”的間接談判,雙方都表示同意下周再次舉行會談。
所謂的間接談判,也就是伊朗代表團與美國代表團各自在一個房間,雙方不直接見面溝通,而是通過阿曼作為“傳話人”,交換了四次信息。
但談判結束后,伊朗代表團在離開會談地點時,同美國代表團進行了短暫會晤。
從首次間接對話的內容來看,伊朗方面說,雙方“就伊朗和平核計劃和解除對伊朗的非法制裁等問題交換了各自的立場”。
而白宮則在聲明中表示,此次會談“非常積極且富有建設性”。
從現實情況來看,美伊這次進行的所謂間接談判,其實跟直接談判并沒有什么根本區別。
那么既然如此,伊朗方面為什么要多此一舉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擔心被人罵!
從伊朗國內的角度來說,面對美國赤裸裸的威脅,以及中東什葉派抵抗之弧在美以的配合下,基本被消除了小半力量的背景下。
支持跟美國對抗到底的伊朗人士,其實還是有很多的。
與此同時,支持跟美國平等談判的伊朗人,更是大有人在。
但問題是,伊朗此次坐上談判桌,是因為美國給予了伊朗足夠的尊重嗎?
很顯然,并不是。
伊朗這一次純粹就是被特朗普的武力威脅,給強行抬上“談判桌”的。
因此,為了避免被眾多反美的伊朗民眾罵,伊朗政府搞出一個所謂的間接談判,也就是跟美國代表團在同一地點各自在一個房間,通過第三方傳話交換信息的方式,進行談判。
此前在美國威脅伊朗的背景下,中俄其實都給了伊朗不小的支持,比如三國在伊朗附近海域進行聯合軍演,目的是為了震懾美國不要對伊朗付諸武力,同時也明確要求美國必須通過對話解決伊朗核問題。
中俄的目的實際上就是希望伊朗能夠有尊嚴的跟美國進行談判,不要輕易“認慫”。
但就伊朗目前的動作來看,他們對尊嚴的理解,似乎只是通過“間接談判”,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就是用這種方式否認他們在面對美國的武力威脅,的確認慫的事實。
當然,對于伊朗是否認慫這件事,網友有很多理解。
比如有網友認為伊朗這是從國家利益出發,伊朗有自己的難處,畢竟他們不像中俄,有跟美國掀桌子的資本等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伊朗愿意放棄“尊嚴”,愿意跟美國進行“不平等”的談判,真的能夠換取他們想要的結果嗎?
從想要跟美國談判的那部分伊朗政客的視角來看,他們的目的就是單純的希望獲得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然后他們就可以通過出售石油、天然氣,跟其它中東土豪國家一樣過上好日子。
但問題是,伊朗有沒有想過,美國的根本目的從來都不是單單只是為了消除伊朗擁核這件事呢?而是伊朗本身呢?
至少以色列肯定是這個目的,而美國為了維持他們在中東的影響力,也會有同樣的心思。
直白點說,在美國和以色列看來,伊朗企圖擁核“有罪”,但一個強大的伊朗本身,同樣也是“有罪”的。
當伊朗放棄跟美國平等對話,甚至放棄了尊嚴的背景下,不得不令人懷疑,他們真的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嗎?
此前,俄羅斯方面特別強調:一旦美國對伊朗動武,他們不會軍援伊朗。
俄羅斯的態度顯然不是為了逼迫伊朗坐上談判桌,而是因為提前知道了伊朗的選擇,有種怒其不爭的感覺。
因此,想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伊朗的不滿,甚至俄羅斯有種,伊朗你隨意,美國你也隨意,我不管了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