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萊州市永安路街道泛華社區蔚藍卡地亞小區,有一位名叫劉長偉的個體商戶,他以多次見義勇為的義舉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成為眾人心中的英雄。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和退伍軍人,劉長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彰顯了人間大愛,先后被授予“山東好人”“煙臺好人”“煙臺榜上有名先模人物”、煙臺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2022年3月5日,一聲巨響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正在給孩子做飯的劉長偉憑借軍人的敏感,察覺到小區內可能發生了意外。他迅速跑到樓下,看見一單元樓頂冒出了滾滾濃煙。
沒有絲毫猶豫,劉長偉一頭沖進樓內。他順著步行梯,逐層逐戶敲門,只為尋找被困人員。搜索到9樓時,他幫助被困人員順利下樓,隨后又不顧危險返回,向更高樓層搜索。在14樓,他發現一位因吸入濃煙而無法直立行走的老人正趴在地上艱難地往樓下爬。劉長偉毫不猶豫地背起老人,濃煙刺鼻、呼吸困難,背上的老人仿佛有千斤重,但他咬牙堅持,左手托住老人,右手緊抓住樓梯扶手,一步一步艱難地向下挪。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劉長偉的意識逐漸模糊,可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不能放棄!最終,他憑借頑強的毅力將老人背到了樓下安全地帶,自己卻因“缺氧性腦損傷”、身上多處關節錯位和肌肉拉傷昏迷過去。在醫院醒來后,得知老人平安無事,他覺得所有的傷痛都值了。
這不是劉長偉第一次見義勇為。2020年12月15日下午,劉長偉和妻子張素娜經過一個路口時,看到一名小男孩被車撞倒在地,頭上血流不止。劉長偉讓妻子撥打120,自己立刻上前查看。看到孩子傷勢嚴重、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劉長偉顧不上等救護車,拉上肇事車當事人,將孩子抱上車送往最近的醫院。在去醫院的路上,劉長偉叮囑妻子一邊呼喊受傷的孩子,激發其求生意志,一邊編輯信息發到微信群里尋找孩子的家人。
信息迅速在微信群里轉發,很快就聯系上了孩子的家長。為了爭取救治時間,劉長偉一路摁著喇叭,連闖6個紅燈,繞道避開堵點。平時需要十幾分鐘的路程,他僅用四五分鐘就將孩子送到了醫院。把孩子送進急診室后,劉長偉才感到雙腿發抖,心有余悸。“當時情況緊急,在好幾個路口都差點和其他機動車撞上,現在想起來真后怕,可當時為了救人什么也顧不上了。”劉長偉說。得知救人的經過后,萊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主動聯系劉長偉夫婦了解情況,并撤銷了他們闖紅燈的違章處罰。
劉長偉曾服役于北京武警某部,在部隊里,他訓練刻苦,表現出色。2008年,還在新兵連受訓的他就參加了“兩會代表進京沿線安保任務”,同年負責奧運會場館安保工作;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中,他負責天安門廣場的巡邏執勤及煙花燃放工作;2012年,他參加了抗洪救災。回憶起當兵時的往事,劉長偉的眼中滿是光亮。他說:“在部隊每一次執行任務,不管多苦多累,都愿意當好自己站位上的那顆螺絲釘,擰在哪里就要在哪里發光。”即便后來因傷退伍,他也“退伍不褪色”,始終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在鄰居們眼中,劉長偉是位“熱心腸”。他經常主動捎鄰居一段路,誰家有急事難事,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小區公共設施壞了,能修的他自己修,修不了的就去物業報修。在農村老家,他關心關愛老人和兒童。為防止老人被騙,他挨家挨戶上門宣講防詐知識,幫老人下載安裝反詐APP;為方便村民就醫,他幫村民申領“電子社保卡”;逢年過節,他邀請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到家里做客,贈送生活物資。疫情期間,他加入志愿者隊伍,積極參與核酸檢測、物資派發、卡口執勤等工作,還義務運送防疫物資。
劉長偉用一次次的行動證明,英雄并非遙不可及——平凡人在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就是對英雄的最好詮釋。他的見義勇為、熱心助人,不僅溫暖了身邊的人,更在社會上傳遞了正能量。
他常說:“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他就像一束光,照亮和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激勵著更多人在他人需要幫助時勇敢地伸出援手,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記者 王修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