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時候,我從縣城搬到市里來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幫助兒子和媳婦帶孩子。
市里的世面就是寬,在這里我認識了很多書法方面的朋友,而且在這期間,我了解了自媒體,并開始創作。
后來,在我的影響下,親朋好友們,也嘗試接觸到了自媒體,而且他們做的風生水起,還是挺不錯的,這些人當中就包括我的大姨姐。
大姨姐本身是高中畢業,加之自己上班的時候,又是語文老師,所以寫作功夫不言而喻。
所以,對于自媒體創作,只要你引進來,創作根本不是問題。
不過,在書法領域她還得當我的學生。后來由于她的子女都在市里工作,她也搬到市里來了,這樣一來,她就時不時的要向我請教。
上周末的時候,大姨姐又興致勃勃地跑來找我,手里還拿著她臨寫的一幅草書作品。
妹夫,快幫我看看這個,就剩一個字沒認出來啦!”她的聲音里帶著一種自信,看來這次的進步不小。
只見她展開那幅14字對聯式的草書作品,我一眼看到作品字體灑脫,筆法流暢,柔中帶剛,確實是一幅難得的佳作。
她指著作品中右邊第二個字,有些苦惱地對我說,“這個字我怎么都認不出來呀。”
我湊過去仔細瞧了瞧,見上面寫著“山()煙云千古秀,地無霜雪四時春。”然后對她說:“嗯,這個字確實有點難呢。”
大姨姐眼睛亮晶晶的,接著說:“我越看越覺得像“召”字,可又隱隱覺得應該是一個“有”字,你說會不會是“有”字的草書寫法就是這樣寫呀?”
聽了她的話,我不禁笑了起來:“大姐,看來你又進步了,草書的變化很大,有時候確實會讓人看走眼。”
大姨姐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我就說嘛,我感覺我的判斷還是有道理的。”
我笑著說:“其實啊,有字的寫法有很多種,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再說,在書寫草書的時候,因個人風格和習慣不同,所以寫出來的字,就各有特點,這就給辨認這些字帶來了難度。
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我找出一些草書的字典和資料,仔細查找“有”字的各種草書寫法。“你看,這里的寫法和圖中這個字是不是有點像哦!”我胸有成竹地指給她看。
大姨姐湊過來,眼睛里閃爍著光,“哎呀,還真有點像呢!看來我還真是有點天賦,猜得八九不離十呀!”
她又接著看了幾個字,問我:“妹夫,你覺得我這些字認對了嗎?”
我認真地看了看,點點頭說:“不錯不錯,進步真的很大啦!這個‘煙’字你認對了,筆畫的連貫性和形態都抓住了要點。還有這個‘春’字,也沒問題。不過還有些小細節,咱們可以再一起研究研究。”
大姨姐開心地笑了:“嘿嘿,看來我還是要多練習,多研究。以后我也爭取寫出一手漂亮的草書!”
看著她那充滿熱情的樣子,我也由衷地感到高興,希望她在草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朋友們如果看到本文,一定要過來欣賞一下這幅作品,我很想聽一聽你的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