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隨著關稅戰的爆發,中美之間的貿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給中美關系再度蒙上了一層陰霾。
美國對于我國的打壓態度不言而喻,而在此次關稅戰中,我國也始終沒有后退半步,既然特朗普要打,我們就跟他打到底,絕不能讓霸權主義得寸進尺。
但是,這樣帶來的結果也是后患無窮的。照這樣下去,中美貿易很有可能脫鉤,一旦脫鉤,經濟外交上的矛盾很有可能會演變到軍事上。
如果中美之間有一場大戰,情況會演變成什么樣?
對此,美國的國防部長海格塞思則認為,形勢并不樂觀,美國的10艘航母或在20分鐘內全軍覆沒。
這樣的言論,和我們想象中的美國不太一樣,以往在美國的口中,他們往往喜歡詆毀我國,對于自身的實力有種莫名的自信。
那么,事實真的如美國所說嗎?
如今的美國,雖然不如當年那般,和其他國家能夠拉開巨大差距,但是綜合看下來,他們的軍事實力依舊是世界頂級的。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美國從上世紀開始積累下來的軍事實力,是他自信的地方。
為什么美國在當下的時代敢大張旗鼓的實施他的霸權主義?實際上,就是因為他在軍事上有余力把手伸到世界各地。
而美國的軍事實力之強大,多半來自于他們的海軍。
從紙面實力上來看,美國的海軍是十分難以戰勝的,因為他們有著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航母。
不光如此,這些航母每艘都是核動力航母,這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美國可以利用這些航母進行遠洋作戰,也可以把航母作為威懾性的武器布置到世界各地。
比如,在中東地區,此前美國就派遣了兩艘航母,將其布置到該地區,他們分別是“卡爾·文森”號航母和“杜魯門”號航母。
不僅如此,擁有航母的另一個關鍵點是,美國可以圍繞航母建立一個航母打擊群,這同樣也是十分具有威懾力的。像這樣的核動力航母,美國總共有十一艘。
而與之相比,我國的航母數量連美國的一半都不到,并且是常規動力航母,那么美國為何如此擔心呢?
首先,軍事實力要看的不僅僅是紙面實力,更是要從實際出發。
如果單純只看紙面上軍事實力的話,誰能夠想到,當年的我國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贏下抗美援朝戰爭呢?要知道,那時候美國的紙面軍事實力毫無疑問比我們強得多。
而現在也是如此,一切都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更何況我國和美國的差距遠沒有當年那般大。
如果中美之間開戰,主動出手的必然是美國那一方,我國可不像美國那樣,喜歡玩霸權主義的把戲。
而一旦如此,美國的航母固然能夠發揮出它“遠洋作戰”的作用,但是我國的常規動力航母,劣勢也同樣可以被抹平。
因為動力系統的不同,我國的常規動力航母續航能力不比核動力航母,但是一旦在我國境內作戰,那可謂是如魚得水了。如此一來,單論航母的實力,我國是完全不怵美國的。
或許有人會質疑,美國即便在航母實力上和我國不相上下,那它為什么不可以靠數量碾壓呢?
實際上,布置10艘航母的代價可不小,如今的美國并沒有把所有航母派出去的情況,大多數是進行輪換,畢竟航母越多,需要維護的成本和數量也就越多。
而重點來了,即便美國派出10艘航母,我國依舊有應對之法。
所謂的應對之法,就是我國的導彈系統。導彈作為我國的殺手锏,近些年來配置一再升級,如今已經不是美國可以碰瓷的存在了。
就拿六年前,我國展示出來的東風-17來看,在面對航母時,這款導彈可以用10倍音速的速度,直接撞上對面的航母,對此,美國是很難做出反應的。
而這僅僅只是一款導彈而已,我國的東風系列以及其他的導彈類型多種多樣,可以在不同的形勢下采取不同的方案,距離遠,射速快的導彈不止一款,美國就是想防也防不住。
因此,就此看來,這次海格塞思的觀點或許還真沒有出錯,不過,20分鐘內讓美國的航母全軍覆沒,似乎還是有些夸大其詞了。
我們必須時刻提高警惕,這或許是美國示弱的一環。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外交上,我們都不能因為美國單方面給出的言論,從而掉以輕心。
參考資料:
《美海軍第二艘航母抵達中東地區,南北夾擊胡塞武裝》澎湃新聞
《千里馳援中東,面臨青黃不接,全球大調動暴露美軍“航母荒”》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