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總結過,面對美國濫施關稅的做法,臺灣賴清德當局的反應是第一時間向特朗普政府交納兩份投名狀求放過。兩份投名狀分別是擴大對美采購、擴大對美投資。
現在,賴清德當局的第三份投名狀已經備妥,處于隨時可以遞交的狀態(tài)。
這份投名狀就是擴大購買美國國債。
臺當局被指已準備加碼美債,圖為美國國債示意圖
提出這個建議的不是一個人。
4月10日,臺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到臺“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作報告,出席會議的“立委”藍、綠、白三大陣營都有,包括李彥秀、賴士葆、賴惠員、鐘佳濱、黃珊珊等。
根據臺灣媒體的報道,現場有多名“立委”詢問,臺灣是否考慮加碼美債,作為關稅談判的籌碼。
對此,楊金龍回應說,這個建議很好。
楊同時表示,將來美臺就這個問題溝通時,臺方會告訴美方,臺灣買進美債之后會長期持有,不會買了又賣。
4月15日,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在談及美臺關稅談判時表示,臺方已經備妥策略方案,隨時可以啟動,增購美債是選項之一。
根據上述信息,筆者推測,早在多名“立委”4月10日提出建議之前,賴清德當局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增購美債。所以楊金龍才會反饋說這個建議很好。
賴清德當局或早做好準備(資料圖)
這是第三份投名狀。
但是,這份投名狀是有缺陷的。
截至2025年2月底,臺灣的外匯儲備為5775.84億美元,其中大多數已經購買了美國國債。有兩個數字:一個是臺灣“央行”副總裁朱美麗說的,臺灣的外匯92%買了美國國債;一個是楊金龍說的,臺灣的外匯逾八成買了美國國債。
楊金龍還澄清說,朱美麗所說的92%的占比,可能是看錯了數字。
這明顯是在耍小聰明。
作為臺灣的“央行”副總裁、美國俄亥俄大學經濟學博士,朱美麗女士在談及臺灣外匯儲備這個重大事項時,怎么可能看錯數字?
唯一的解釋就是,按照朱副總裁的數據,臺灣的外匯儲備雖然數額龐大,但絕大多數已經購買了美國國債了,再買也買不了多少了。所以楊金龍才會往回找補,意在間接告訴美國人,臺灣手里可以調動的外匯儲備還有很多,可以買很多美債。
問題是,不管臺灣的外匯儲備剩下不到1成,還是不到2成,這點錢恐怕入不了特朗普的法眼。
怎么辦?
臺灣《聯合報》就預言了賴清德當局可能的做法:購買美國100年期的零利息國債。
近期,關于百年零息美債的傳聞甚囂塵上,有信息將其稱為“海湖莊園協議”。根據該則傳聞,美國正醞釀將36萬億美元國債轉換為100年期零利息債券。果真如此的話,全球債權人要等到100年后才能收回本金,而美聯儲卻可借此免除每年890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有評論指,“海湖莊園協議”若是真的,無疑將在全球范圍內刮起一股金融資產再分配的風暴。
4月16日,臺灣《聯合報》發(fā)表題為“美國想欠債不還,臺灣繼續(xù)無怨無悔?”的評論文章。文章表示:“近日傳出美國有意發(fā)行百年零息公債,臺灣恐怕被迫埋單?!姓洪L’卓榮泰昨天(4月15日)被問到此事時說,‘內部有準備,很多選項都列在里面’,聽來不妙。”
這件事情,筆者有自己的看法。
筆者認為,特朗普再離譜,也不至于離譜到發(fā)行100年期零利息國債這種程度,他也沒有這個能力。最簡單的例子,特朗普500萬美元一張的移民金卡,到現在為止,賣出去了多少張?肯定是沒有多少張。但凡銷售數字稍有起色,特朗普早吹上天了。
500萬一張的卡賣不動,把36萬億的債賴上100年,更無可能。
那么,賴清德當局還有什么辦法好好利用手里的這5775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嗎?
有的。
楊金龍已經說漏嘴了。
上文里提到過,楊金龍說,臺灣買進美債之后會長期持有,不會買了又賣。
這應該就是賴清德當局的辦法。他的計劃中,應該包含一份承諾——承諾臺灣的外匯儲備長期(永)為美債之奴。
這份承諾書,就是投名狀。
特朗普是否會滿意賴清德的投名狀暫時未知(資料圖)
這樣的投名狀,會討得特朗普的歡心嗎?
作者:王義偉 經濟觀察報海外部主任,臺海問題專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