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攝于福耀科技大學圖書館)
1)中美這兩個全球前兩大經濟體終于要坐下來談了。2025年5月7日一大早,中國外交部發布消息,何立峰副總理將于5月9日-12日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舉行會談。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答記者問時說:
“美國新政府上任以來,采取了一系列違規、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嚴重沖擊中美經貿關系,嚴重擾亂國際經貿秩序,也給世界經濟復蘇增長帶來嚴峻挑戰。中方為捍衛自身正當權益,采取了堅決有力反制。近期,美方高層不斷就調整關稅措施放風,并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就關稅等問題與中方談起來。
中方對美方信息進行了認真評估。在充分考慮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國業界和消費者呼吁的基礎上,中方決定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
何立峰副總理作為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將在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blockquote>2)上述消息一經傳出,立即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2025年4月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發動貿易戰,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里,中國堅定捍衛自身利益,對美國政府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為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策略。正是這一個多月的激烈交鋒,讓美國政府看到了,對中國搞極限施壓這一套,根本行不通。美國政府中的一些人原本以為,中國對美國出口較多,這可以成為美國拿捏和訛詐中國的地方,但事實卻是,由于中國制造強大的綜合競爭力,美國在很多消費品和中間品方面高度依賴中國,美國對中國出口征收不合理關稅,反而會沖擊美國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反而會擾亂美國的消費市場。近期,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警告說,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美國很快將迎來供應短缺和貨架空空的局面。正因美國政府面臨越來越大的內部壓力,它才不斷放風要與中國就關稅問題舉行磋商和談判?,F在中美終于要坐下來談一談了,這恰恰是中國堅持斗爭的結果。這一結果也再次印證了中國網民的一個說法——“以斗爭求團結,團結存”。
3)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即將談起來,終究是一件好事兒。過去幾十年來,經濟全球化浪潮浩浩蕩蕩,中美經濟聯系的緊密程度超乎美國政府一些人的想象。從日常生活中的各類商品,到高科技領域的供應鏈合作,雙方在經濟層面早已深度交融。美國政府主動挑起貿易戰,不僅會影響中美兩國,全球經濟也會受到不理沖擊。從常識和經驗出發,我們就可以預判,中美接下來的接觸和談判不會輕松,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解決所有問題。但是,談還是比不談好,通過談判,中國正好可以確定美國政府的戰略意圖,并檢驗美國政府的談判誠意。至于說,能不能談成,那要中美雙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才行。中國不可能為了談判而談判,也不可能為了達成協議而達成協議。在任何時候,堅定維護中國自身利益都是中國參與談判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
4) 此時此刻,有一些中國網友心里可能會犯嘀咕——“這是不是美國政府放的煙霧彈?”“美國政府是不是又在憋什么壞招?”大家有這些擔憂,也是很正常的,大家的出發點都是要更好地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但是,我們要相信今天的中國有足夠的智慧,能夠識別美國的各種意圖,今天的中國更有足夠的實力,來應對美國的任何談判策略。多年來,在無數次國際經貿磋商和談判中,尤其是在過去幾年中美經貿斗爭中,中國相關專業團隊可謂是身經百戰。他們有著豐富的國際談判經驗,對美國的那些套路、伎倆都很清楚,他們都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專業的談判技巧,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去應對美國的各種手段。還是那句話,美國在貿易戰“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更不可能靠花言巧語、糖衣炮彈在談判桌上拿到。
5)還有一些中國網友覺得,我們不要急于跟美國談判,應該多給美國政府一些苦頭吃,讓美國政府好好長長記性。應該說,過去一個多月,中美之間的激烈經貿斗爭,已經讓美國一些人不得不重新評估中美各自的實力和籌碼,已經讓他們從之前的幻想中清醒過來了。這也是中美可以坐下來談的重要原因。貿易戰一直持續下去,會傷害美國,也會傷害中國,能達成協議,對兩國都有好處。但是,中國絕對不會為了達成協議而去迎合美國,而去犧牲自身的利益。這一點大家完全可以放心。
6)中美之間就關稅問題舉行磋商和談判,同樣是一場“持久戰”。想要談判取得實質性成果,美國方面必須端正態度,尤其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本人,需要端正對中美經貿關系和對中國實力的認識。他此前多次宣揚,中國有求于美國,而美國無求于中國。這種認知是錯誤的,也是傲慢的。中美經貿往來從來都是相互依存的。美國消費者離不開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企業也依賴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鏈。過去一個多月,中美經貿斗爭的事實已經說明,如果任由美國政府非理性的貿易戰繼續,美國國內物價會上漲,美國企業成本會增加,美國不可能從貿易戰中“獨善其身”。7)過去一個多月,美國政府企圖通過極限施壓來訛詐、拿捏中國,不斷揮舞關稅大棒,出臺各種不合理的貿易政策??山Y果呢?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中國可不是嚇大的。面對美國的無理挑釁,中國果斷采取反制措施,堅決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事實證明,美國這種極限施壓的手段根本行不通。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實力遠超他們的想象,中國有能力應對各種外部挑戰。美國政府要是還抱著這種錯誤的想法,繼續在談判桌上搞小動作,那談判注定難以達成積極的成果。
8)美國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到,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壓制,更不是一方占另一方便宜。中美兩國在經濟領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雙方本可以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但要是美國一直把中國當成競爭對手,甚至是敵人,不斷設置貿易壁壘,打壓中國企業,那最終只會“斗則兩傷”。只有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美國才能跟中國正常打交道,才能從雙方的經貿合作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9)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錯綜復雜,背后還牽扯著政治、外交等多方面的因素,這可不是一兩次談判就能完全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對中美經貿磋商和談判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要對一兩次談判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能指望一談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以耐心和智慧來應對后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10)回顧抗美援朝戰爭那段歷史,我們能從中獲得很多寶貴的經驗。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中美軍隊有過激烈交鋒,之后,雙方打打談談、談談打打成為常態。當時,美國憑借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一開始就想通過武力迫使中國屈服,但英勇的志愿軍戰士們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戰術,一次次擊退美軍的進攻,讓美國認識到中國軍隊的不可戰勝之處。正是因為我們在戰場上打得好,打出了國威、軍威,才為后續的談判贏得了有利地位。如今的中美經貿談判也是如此,我們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做后盾,要讓美國看到我們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和能力,這樣才能在談判桌上爭取到更好的結果。
對中國來說,不管談判結果如何,我們都要堅定地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不斷創新。我們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強大的制造業實力和巨大的國內市場潛力。即使外部環境再復雜,我們也有能力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們希望美國能夠真正端正態度,摒棄以往的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利的姿態和中國進行對話。同時,我們也相信,中國的專業團隊有能力在這場談判中維護國家利益,爭取最好的結果。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這是《新時代“上甘嶺戰役”日記》系列的第十篇。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