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只需要20分鐘,短短1200秒,就能夠擊沉美軍全部航母,這話出自美國國防部長之口!
監控和打擊敵航母和兩棲攻擊艦是解放軍的重要作戰任務,重點監控美軍19艘大型水面戰斗艦艇,確保不間斷監控和跟蹤,實現有效打擊和毀傷。
01:海格塞斯一語成讖
早在海格塞斯作為主持人時,就放出解放軍用15枚高超音速導彈在開戰之初的20分鐘內摧毀美軍全部10艘航母的言論,近期,美國媒體再次把美國防長海格塞斯的話拿出來炒作,反映出美國政府和軍隊對解放軍反航母能力的擔憂。
美國海軍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在“”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燒毀后,美軍現役10艘大型核動力航母和9艘4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而解放軍擁有全球最強的反艦實力,到底是中國的矛厲害,還是美國的盾更勝一籌。
長期以來,想打沉美軍的航母比登天還難,美軍航母艦載機、遠程艦空導彈、近程艦空導彈、近防炮構筑起了多層防空系統,想要突破美軍艦隊防空體系困難重重。
長期以來,在執行防空任務時,美軍艦載固定翼艦載巡邏機和艦載戰斗機在航母400-600公里范圍內執行防空警戒攔截任務,而世界上大多數反艦導彈的射程在200公里上下,根本無法突入美軍航母的外層攔截網。
只有中俄兩國的反艦導彈可勉強達到400公里左右的射程,這還需要強大的體系支撐,為反艦導彈提供目標指示和中繼制導,在戰時能否突破美國航母防御網,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中國海軍岸防部長裝備的鷹擊62亞音速重型反艦導彈
美軍航母戰斗群的“宙斯盾”作戰系統為航母提供艦隊防空指揮和打擊,依靠標準2遠程艦空導彈打擊對方的導彈和飛機,拉姆艦空導彈和“密集陣”末端近防系統構筑起最后一道防線。
而且,美軍航母噸位大、機庫、彈藥庫等重點部位鋪設了凱夫拉裝甲,以加強航母的抗沉性,即使普通的反艦導彈命中美軍航母,也難以造成毀滅性的損傷。
不過,當解放軍的反艦彈道導彈研發成功后,美國海軍再也不能高枕無憂了,打擊距離、命中精度、生存性能和命中模式全部顛覆了傳統的反艦作戰的戰法。
02:解放軍重點打擊敵水面艦艇
放眼全球,全球海軍現役航母數量20余艘,兩棲攻擊艦也是20余艘,其他國家的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可以忽略不計,只有美軍19艘航母和兩棲攻擊艦是解放軍的頭等對手,畢竟,美軍可是將解放軍視作了首要威脅。
要想實現對航母的成功打擊,首先就得找到航母,否則一切都是無稽之談,傳統的偵察力量無法實施全球性的戰略偵察,只能依靠以各種偵察衛星來監控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動向。
高軌道的地球同步偵察衛星實現對全球航母的動態監控,高軌道的偵察衛星優點是觀測范圍大,缺點是分辨率較低,在3.6萬公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觀測下,分辨率在15米左右。
這就需要大量的低軌道偵察衛星星座來彌補,同時還要依靠無人機、戰略偵察機來綜合確定航母的位置,僅僅觀測航母這一項,就將全球大部分國家攔在了門檻外。
中國依靠偵察衛星、通信衛星、海洋觀測衛星建立起了全球性的觀測監察體系,重點監控美軍各大航母軍港和執行任務的美軍航母,完全掌握了美軍航母的動向。現在,只有中國具備實施全球性太空偵察的能力。
其次是反艦彈道導彈,解放軍的反艦彈道導彈體系獨步天下,掌握了數據共享、機動變軌、末端高速突防、末端制導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在作戰體系的支撐下,精確引導反艦導彈進入航母機動范圍以內,實現對航母的灌頂攻擊。
徹底改變了跟蹤打擊反艦導彈的傳統打法,美軍航母戰斗群根本沒有發現來自頭頂威脅的能力。
現在中型反艦導彈戰斗部通常只有180公斤-200公斤,重型反艦導彈的戰斗部也只有300公斤,從現在的公開資料來看,中國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的戰斗部達到了1.5噸,可以直接貫穿美軍航母多層甲板,在航母內部爆炸,美軍能不害怕嗎?
國防部就美軍相關言論回答記者提問
在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中,解放軍精準找到了隱蔽待機的美軍航母,自從,美國軍隊試探出了解放軍反航母打擊體系的威力。
在后來的歷次對臺演習中,美軍的航母戰斗群要么呆在港口,要么戰術性撤退,再也不敢和解軍反艦導彈體系硬碰硬了。
至此,解放軍已經完全掌握了美軍10艘航母和9艘兩棲攻擊艦的動向,正如美軍國防部長所說,只需要20分鐘,1200秒,解放軍就可以摧毀進入中國周邊的美軍航母。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我,看清更多復雜的國際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