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發表了最新的官方表態,他警告說,“如果中美發生沖突,后果將是可怕的。”
這種所謂“后果”的具象化,在太平洋兩岸已開始顯現出來,在中國東部戰區舉行的“海峽雷霆 - 2025A”軍演期間,山東艦編隊首次做到了對臺灣島東側海域的全要素封鎖控制,東風 - 26導彈部隊展開的秦嶺機動演習,透過衛星文件暴露出美軍情報體系的關鍵盲區,那便是中國正在把北斗導航,量子通信同常規火力單元深入結合起來,從而產生戰場上態勢的“透明單向優勢”,尤其要注意的是,解放軍在臺海演習過程中專門設置了“查扣非法船舶”項目,這一方面是針對美臺勾結的戰術警示,另一方面也是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298條“軍事活動例外條款”的改進應用,為日后可能出現的執法行動預先留出國際法理上的余地,這種“用規則打破規則”的較量,比起航母對峙來更讓對手害怕。
中國的反制已從粗放式關稅戰變成精準打擊,美國把關稅提到145%的時候,中方沒有對等加碼,反而開始稀土出口管制,一下子就讓洛馬公司F - 47六代機所必要的釓鋱鏑系磁材供應癱瘓,數據表明,美國軍工復合體90%的中重稀土靠中國,五角大樓的戰略儲備只能撐47天,更有戰略意義的是,中國另外把18項稀土萃取技術列進《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這差不多就是切斷原料供應之外,又堵死了美國重建產業鏈的技術路線,這種物理斷供加上知識封鎖的拼合拳,逼得美軍重新啟用早就不用的釤鈷永磁體生產線,這種冷戰時期的技術退步,會讓F - 47的雷達反射面積增大300%,隱身優勢就沒。
技術自主超越在半導體領域創建新戰線,美國商務部調查中國7納米芯片產能時,中芯國際已悄悄投產5納米制程的“太行”系列AI芯片,良率超越82%這個關鍵節點,更為突出的是,華為“鯤鵬 - 9000”量子芯片用拓撲量子位設計,特定算法下算力達谷歌懸鈴木的230倍,這些超越背后是中國的“技術深井”策略,靠國家實驗室和市場化企業的“雙螺旋”結構,把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時間縮短到18個月,美國同類項目一般要54個月,五角大樓還在交流要不要放松對華光刻膠出口時,中國已在南通建成世界首條完全自主的電子級氟聚物生產線,這場悄然發生的“化學變革”正動搖ASML的壟斷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