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軍用無人機,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中國研制的翼龍-2和彩虹-4軍用查打一體無人機,它們在中東已經成為了香餑餑,沙特軍隊使用它們多次打擊胡塞武裝,取得了不俗的戰果,讓中國的軍用無人機在國際市場上廣受贊譽。但同時,某些國家卻因此感到緊張,尤其是日本。前年4月,中國推出了無偵-7軍用無人偵察機的海軍版本。該飛機在穿越宮古海峽的時候長期保持在2萬米的高度,讓緊急出動的日本自衛隊戰機無法攔截,只能仰視跟蹤。對此,印度媒體認為,無偵-7的實用潛力巨大,它將是美國航母的大麻煩。
按照印度媒體的觀點,無偵-7無人機具備較強的隱身能力,這意味著它如果大量出動執行海上偵查任務,就可以對面積較大的海域實施監視,等于在海上布置了監控網絡。任何其他國家的戰艦航行到哪個區域,無偵-7都可以第一時間將信息傳回大陸沿海地區。同樣的,長期在中國周邊海域活動的美國航母自然也在它的監控范圍之下,一旦無偵-7將美國航母的實時位置第一時間傳回,那么中國就具備隨時鎖定并打擊美國航母的能力。
一提起中國的反航母能力,就繞不開東風系列導彈中的東風-21D、東風-26、東風-17和最新的鷹擊-21等型號,它們的打擊精度早就已經毋庸置疑,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東風家族的反艦導彈系列才在國際上有了“航母殺手”的外號。但長期以來,美國方面對這些導彈是否真的能打中航母一直抱有質疑。他們質疑的主要理由是,即使導彈精度很高,但中國如何去發現并鎖定美國航母的位置?畢竟美國航母的速度能到30節,大致相當于汽車每小時60多公里的速度。相比于大海,航母實在是太小了,一旦高速航行起來,中國似乎很難找到航母在哪,找不到目標還怎么打?
可能有人說動用衛星,但衛星掃描一片海域至少需要兩小時時間,結合此次俄烏戰爭就能看出來,美國的衛星掃描一次俄烏戰場需要兩小時,這意味著得到的信息總是延遲兩小時。按照航母的速度,早就偏離位置了。因此最佳方案還是要派出飛機去偵查,有人機目標太大,容易被擊落。而無偵-7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因此印媒認為它的出現,對美國航母來說是一個糟糕的消息。
同樣的,對于日本自衛隊的艦艇來說,無偵-7也是一個大麻煩。對此,日本方面已經開始尋找應對之策,三菱重工已經開始研發激光反無人機系統,并在2023年日本防務展會上首次對外公開。按照三菱重工的設想,他們準備研發一款功率10千瓦的激光器,利用該設備擊落軍用無人機。未來還將研發100千瓦的更大威力激光器。
但這種激光器也存在巨大缺陷,那就是容易受天氣影響,一旦遇到較厚的云層或者煙霧干擾,就沒辦法進行穿透打擊。所以要克制日本這種激光器,其實方法也不難,只需要給無偵-7安裝煙霧彈之類的設備,一旦自己被照射,果斷釋放煙霧彈,干擾激光器的判斷,無人機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逃脫,這就是矛和盾的斗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