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島內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就是不少臺軍官兵突然集體"撂挑子",因為解放軍的飛機軍艦天天繞著臺灣島轉悠,臺軍從上到下都慌了神,軍官連夜辭職、士兵提前退伍,搞得臺軍是高層焦頭爛額....
這事乍一聽像是電視劇里的劇情,但背后卻隱藏著兩岸關系的大變化,這場"退伍潮"到底怎么一回事,背后到底還藏著多少臺軍不敢說的真相?
臺軍為啥"扛不住"了?
我們先說說直接原因,就是解放軍的軍事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從2022年佩洛西竄臺后,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演訓就跟"上下班打卡"似的。
軍事天平的傾斜是解放軍體系化作戰能力的質變,解放軍東部戰區某防空旅近期完成新型雷達系統換裝,探測范圍覆蓋臺島西部主要空域。
這種技術升級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解放軍"信息化+火力網"作戰體系建設的縮影。目前解放軍在臺海方向已形成"北斗衛星導航+預警機+地面雷達"的三維偵察體系,配合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殲-16D電子戰機等新型裝備,構建起覆蓋第一島鏈的態勢感知與精確打擊網絡。
戰斗機貼著所謂的"海峽中線"飛,軍艦繞著臺灣島畫圈,火箭軍的導彈更是直接飛越臺島上空,有臺灣退役軍官吐槽,以前演習是“狼來了”,現在狼直接住家門口了!
一個很真實的例子,就是在2023年8月,山東艦航母編隊直接開到臺灣島東邊,把臺軍最后一道心理防線給捅穿了,因為臺軍過去總以為,臺灣東海岸背靠太平洋,美軍能來支援,結果解放軍航母往那一堵,臺軍才發現自己早被包了"餃子"。
更扎心的是,解放軍的行動越來越常態化,以前臺軍還能用"臨時任務"自我安慰,現在人家周周有巡航、月月有演習,臺軍雷達兵天天盯著屏幕看解放軍戰機飛來飛去。
高頻次、不定時的抵近偵察,使臺軍防空部隊處于持續性應激狀態,這種未戰先潰心理戰的無聲較量,讓臺軍士氣的進入"慢性失血"狀態,這種"慢性消耗"正在侵蝕臺軍戰斗力。
甚至有人自嘲道,我們不是軍人,是“監控室保安”,長期在這種高壓環境下,別說普通士兵,就連軍官都繃不住了,誰愿意天天提心吊膽上班,還隨時可能變成炮灰?
這些軍事動態在臺灣防務部門的每日簡報中反復出現,勾勒出解放軍對臺軍事壓力持續升級的現實圖景。
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戰略施壓,正在悄然改變臺海軍事平衡,讓臺軍陷入前所未有的戰略困境,解放軍持續增強的軍事存在,不僅直接考驗著臺軍的戰備能力,更在心理層面形成強大的震懾效應,這種復合型壓力正在重塑臺海軍事博弈的基本規則。
不過話說回來,解放軍的壓力也只是導火索,因為臺軍自己早已是個"爛攤子",我們也只是借此,把臺軍的"老毛病"全都捅破了。
他們連裝備都爛到離譜,臺軍吹上天的"自造潛艇"海鯤號,試航時連平衡都控制不住,被網友戲稱"海底不倒翁";號稱"王牌"的F-16V戰斗機,升級花了78億美元,結果飛行訓練時連導彈都不敢掛滿,因為掛多了飛不起來。
更搞笑的是,臺軍裝甲部隊的戰車,有三分之一因為缺零件成了"停車場雕塑"。
而我們這種全天候、多維度、高強度的軍事壓力,相比之下,更是讓臺軍原本就捉襟見肘的戰備體系雪上加霜。
除了裝備的不堪一擊,還存在早已形成傳統藝能的腐敗,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臺軍內部的系統性腐敗,臺軍高層和軍火商勾搭早不是秘密,2022年曝光的"獵雷艦弊案",海軍司令和廠商聯手做假賬,用二手零件冒充新貨,騙走預算5個億的美元。
由此可見,國際軍火販子,這種從上到下的腐敗鏈條的貪婪則加劇了此次危機。
上到高層亦是如此,那下到基層只能更慘:部隊食堂的采購費被克扣,士兵吃發霉大米;戰車油箱里的油被偷換成摻水貨,訓練時坦克直接趴窩,有退伍兵吐槽過,我們不是打仗的,而是給長官撈錢的工具人!
除了現實客觀因素的存在,就連訓練也全是"擺拍",臺軍演習一度被戲稱"年度cosplay大會",防空導彈部隊演練時,目標靶機飛得比自行車還慢;兩棲登陸演習,士兵在沙灘上挖個坑就算搶灘成功。
更為離譜的是,某次"反斬首演練",臺軍特種部隊坐出租車趕場,被路人拍下來發上網,直接沖上熱搜。
說白了,臺軍就像個銹跡斑斑的破水桶,平時靠涂油漆裝樣子,解放軍一加壓,嘩啦一下全漏了。
年輕人用腳投票:傻子才去當兵!
軍官流失帶來的惡果正在發酵,使多米諾骨牌開始倒塌,臺海軍左營基地因輪機長集體離職,導致4艘驅逐艦被迫停航保養;臺中清泉崗機場因缺乏地勤軍官,IDF戰機出勤率跌至歷史新低。
這種惡性循環正在瓦解臺軍本已脆弱的后勤體系,這波退伍潮里,最狠的是年輕軍官的集體跑路,以前臺軍還能忽悠大學生"參軍報國",現在年輕人直回懟,報什么國?給臺獨當肉盾嗎?
民間也開始流傳諸如"今日參軍,明日炮灰"的黑色幽默,甚至有家長組團到"立法院"抗議延長兵役政策。
數據顯示,2023年臺軍志愿役士兵招募率都不到一半,軍校招生更是慘到要上門求人報名,更有家長在社交媒體發帖,我兒子要是參軍,我就和他斷絕關系!
年輕人不傻,他們算得清賬,去當兵工資低風險高:臺軍二等兵月薪約1.5萬新臺幣,約3400元人民幣,還不如便利店打工,但倘若要打仗,第一批送命的卻是他們。
還要被當成"政治工具",臺當局天天喊"抗中保臺",結果美軍賣過期武器;日本把臺灣當棋子,真打起來跑得最快的肯定是這些所謂的"友邦"。
年輕人早已看透兩岸的實力差,在大陸上刷抖音,10條視頻,其中5條就會有福建艦下水、殲﹣20列裝......
而臺軍還在炫耀30年前的老坦克,年輕人紛紛自嘲,我們拿掃把對抗東風導彈嗎?畢竟內部,臺當局官員之前曾稱,用掃把都要抗陸。
雖說有美國援助,但美方的援助,可以說是"毒藥式援助",臺軍被壓得喘不過氣,美國卻還在遞"毒藥",美國賣給臺灣的武器,不是天價廢鐵,就是殘缺版。
比如M1A2坦克,以高出市場3倍的價格賣給臺灣,但卻沒裝空調,臺灣夏天40度高溫,坦克里熱的能煎雞蛋,美軍顧問卻回應道,反正他們開不了幾公里就得壞。
還有F-16V戰斗機,2.5億美元一架裸機,但不配數據鏈系統,和臺軍現有裝備壓根不兼容;除此之外。還有毒刺導彈,在倉庫里囤了20年,檢測時一半以上過期失效。
更坑的是,美國逼臺灣買武器花的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2023年臺灣防務預算飆到5863億新臺幣,相當于砍掉12座小學、8家醫院的預算,老百姓罵街道,我們交稅是讓美國清庫存的?
跑得了官兵,跑不了統一,是歷史的必然
這場退伍潮看似突然,實則是兩岸實力翻轉的必然結果,從1996年臺海危機,大陸軍機飛不過海峽,到如今殲﹣20繞臺只需15分鐘。
過去臺軍吹"海峽天塹",現在的解放軍遠程火箭炮直接覆蓋全島;以前臺當局幻想"美軍救命",現在山東艦往太平洋一橫,就連美航母都得繞道。就連臺軍內部都早已開始"覺醒",守門軍偷偷和大陸漁民換新鮮蔬菜;澎湖士兵休假組團到廈門吃海底撈...
退役將領更是集體喊話,別被“臺獨”綁架,和平統一才是活路!這是歷史洪流中的必然抉擇,當殲-20與山東艦常態化巡航臺海,當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可以精確點穴,歷史的鐘擺已經不可逆轉地偏向統一。
其實我軍圍島壓力,促使臺軍這波退伍潮,說到底也是戳破了兩個真相,因為"臺獨"是條死路,在解放軍的實力碾壓下,臺軍連"假裝能打"都做不裝了。
其次,民心不可違,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辭職抗議,老百姓拒絕為"臺獨"買單,所有人都知道"雞蛋碰不得碰石頭"。
站在歷史的長河邊回望,臺軍這波離職潮不過是統一大潮中的一朵浪花,當五星紅旗在臺北101大廈升起時,人們終將明白: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幾件美制武器,而是源自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那些連夜辭職的臺軍軍官或許不會想到,說不定正是未來兩岸統一的"神助攻",等哪天解放軍真的來了,這些提前退伍的人恐怕會暗自慶幸,還好跑得早,不用給“臺獨”陪葬,他們倉皇逃離的背影,也正在為兩岸統一的歷史劇本寫下最真實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