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夏萍
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如何在維護市容秩序與保障民生之間找到平衡點,一直是擺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一道考題。在破解這道考題的過程中,鄭州市城市管理局樹牢“三標”意識,堅持“百姓城管、服務百姓”工作理念,探索以疏堵結合新模式化解占道經營治理老問題,積極推進便民疏導點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記者從4月15日晚鄭州市城市管理執法系統便民疏導點觀摩活動上了解到,當前鄭州市區已建立便民疏導點121個。遍及市內八區的便民疏導點以黨建引領、精細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等為特色,逐步形成了“規范有序、衛生整潔、安全和諧”的治理模式,推動城管執法與便民服務實現雙突破,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月桂路:黨旗飄揚,激活自治“內生力”
高新區梧桐辦事處月桂路疏導點創新推行“黨建+治理”模式,將黨員攤販、社區黨員和退伍軍人納入臨時黨支部組織體系,推出“黨員示范攤位”和“衛生示范攤位”流動紅旗評選機制,激發攤販的自治活力;同時建立“身份備案+健康管理+安全監管”全流程管理體系,確保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通過精細化管理,周邊居民相關投訴量下降超80%,攤販經營狀況也普遍有了提升。
西元國際:多元共治,鑄造服務“責任環”
中原區西元國際便民疏導點以“1+N”執法模式為核心,注重平衡市民訴求與城市管理規范,聯合街道辦、社區及第三方公司實現管理服務雙提升:第三方公司負責日常衛生保潔和經營行為規范,社區網格員負責矛盾調解,執法中隊聯合街道辦城管科定時巡查,確保疏導點規范運營。目前已有14家流動攤販告別“游擊戰”,有序入駐疏導點位。
人和夜市:百攤千味,氤氳城市“煙火氣”
人和夜市便民疏導點位于二七萬達核心商圈,總經營面積約2萬平方米,擁有400個攤位,涵蓋特色小吃、水果、小百貨等多業態。該疏導點以“食、游、購、娛”一體化模式為核心,深度融合餐飲消費與文旅體驗,成為鄭州目前規模最大、業態最豐富的便民疏導點之一。通過“721”工作法,二七區城管部門變“重管理”為“細服務”,將流動攤販引入點位規范經營,并辦理經營證照,為市民打造了多元消費場景,既滿足市民需求,又增添城市“煙火氣”。
首座國際:退路入點,重塑街巷“秩序鏈”
首座國際便民疏導點位于管城區未來路與商城路交叉口附近。針對主干道占道頑疾,管城區城管部門利用閑置空間區域,運用“物業托管+源頭治理”模式,協調設立了容納50個攤位的便民疏導點,由物業公司統一管理。通過引導商販“退路入點”,探索主次干道協同治理新路徑,有效改善了主干道交通環境,實現市容秩序與民生需求的“雙贏”。
下一步,鄭州市城市管理執法系統將在因地制宜、整合資源、規范管理上繼續探索創新,在保障城市秩序的同時,進一步打磨管理細節,持續推動便民疏導點提質升級,更好地滿足市民生活需求,真正讓城市留住“煙火氣”、更有“文明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