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表示,他對一名英國議員被拒絕入境香港“深表關切”,并表示將緊急與中國政府交涉。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外媒記者“外交部能否說明這名議員被拒絕入境的原因或提供更多細節?中方對英方關切有何回應?”的提問時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已就此作出表態,我想強調入境事務是一國主權范圍內的事,香港特區政府有權按照相關的法律和政策處理入境的個案。
據悉,被拒入境的英國議員為自由民主黨下議員賀候絲(Wera Hobhouse),她與丈夫上周前往香港,欲看望剛出生的孫子,卻在機場被拒絕入境,并于約5小時后被遣返回國。而她的丈夫則順利進入香港。賀候絲是所謂“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成員,該組織致力于推動部分國家在貿易、安全和“人權”等議題上對中國采取強硬政策,賀候絲本人也曾對中國發表過多種無端“批評”。
英國首相斯塔默(資料圖)
要知道,就在前幾日,中國國防部發布消息稱,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上將參謀長同來華訪問的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舉行會談。據英國媒體報道,這是英國軍隊最高軍事首長十年來首次訪問中國。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近日表示,拉達金訪華既是中英關系改善的結果,也是中英關系進一步向好發展的信號。雙方就兩國兩軍關系、國際地區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就加強兩軍交流合作進行溝通。
他們此行并非單純的禮節訪問,而是有著深刻的多重考量。首先,英國需應對特朗普對英加征10%“對等關稅”帶來的沖擊:在全球貿易格局劇變之際,英國急需尋找新的市場與供應鏈伙伴。與中國擴大貿易合作,既能緩解關稅成本,又能在新能源、5G等前沿領域取得突破。其次,英國在中英關系因烏克蘭危機和涉港言論而跌入低谷后,亟須修復與中國的戰略互信。秘密訪華既展示誠意,也為雙方在“一帶一路”與歐洲安全事務上開展對話鋪平道路。
英國被拒入境的議員(資料圖)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英國政府反復操弄涉港問題,并跟隨美國打壓中企,導致兩國關系持續惡化。英國首相斯塔默領導的工黨政府,自去年上任以來一直尋求中英關系和解。此前,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財政大臣雷切爾·里夫斯已相繼到訪中國。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今年,里夫斯在訪華期間表示,英中時隔近6年重啟經濟財金對話意義重大。英方重視發展對華關系,愿同中方加強坦誠對話和互利互惠合作,促進各自國家經濟發展。
不得不說,中英關系回暖的背后是英國工黨政府的政策調整,自2024年斯塔默首相上臺后,英國逐步擺脫對美亦步亦趨的姿態,轉而尋求在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領域與中國建立“戰略性互惠”。促成英國轉向的核心驅動力是經濟現實,脫歐后英國GDP增速長期徘徊在1%以下,而2024年中國的GDP卻能達到134.9萬億元人民幣,逆勢增長5%。中國發展的這么好,英國向中國靠攏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國議員赴港探親(資料圖)
中國一直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與世界各國開展友好合作,推動共同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會在主權問題上有絲毫退讓。任何企圖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反擊。英國如今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肆意揮舞霸權大棒的“日不落帝國”,在對待中國態度上,更應摒棄陳舊的霸權思維,學會尊重他國主權 。在國際舞臺上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與尊重中國主權的國家攜手共進,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各國企業是帶著誠意來雙向奔赴的。48家集團俱樂部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英中貿易48家集團,由一批打破當時西方國家對華禁運、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的英國工商界人士組成。在本屆消博會開幕前夕,俱樂部主席杰克·佩里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消博會為全球企業提供了一個兼具建設性和可行性的平臺。作為本屆消博會的主賓國,他期待英國企業能獲得更好的展示機會,從而進一步加深英中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