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系AI生成)
目前,一場由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引發的風暴正在沖擊全球貿易體系,跨境電商行業首當其沖,因為關稅沖突將給行業招來成本失控、市場不確定性陡升、合規風險加劇等多重困境。“關稅焦慮”彌漫,跨境電商企業是時候審視自身的供應鏈布局和業務模式。
作為A股上市的跨境社交電商企業,吉宏股份(002803.SZ)日前對外回應稱“關稅”對公司經營無實質性影響,原因在于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呈現以亞洲為主,中東、非洲為新增長極的格局,對美國市場并無依賴。更關鍵的是,公司借助數智化與AI技術為業務賦能,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關稅風險“免疫,吉宏股份亞洲主導戰略顯成效
吉宏股份既是國內紙質包裝龍頭企業,亦是跨境電商領域的領跑者。2016年,吉宏股份成功登陸A股,之后通過加碼跨境電商業務發展出第二增長曲線,轉型為一家以“數據為軸、技術驅動”的跨境社交電商企業。
近年來,在中國品牌“出海”浪潮下,吉宏股份加速國際化進程,其跨境電商業務迎來快速發展。梳理公司近年財報,吉宏股份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在2021年至2023年分別創收28.34億元、31.07億元、42.57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54.7%、57.8%、63.6%。同樣,跨境社交電商業務的毛利率亦較為可觀,2023年已達到63.1%。
最新年報數據顯示,吉宏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29億元,海外市場營收占比高達63.16%。其中核心增長引擎為跨境社交電商業務,2024年錄得收入33.66億元,該業務毛利率仍維持在6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從全球化布局來看,吉宏股份是最早一批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跨境電商企業,公司在海外市場的多年深耕也主要圍繞“一帶一路”國家展開。截至目前,吉宏股份跨境社交電商業務主要銷售區域為東南亞、東北亞和中東地區,以亞洲市場為主。
不難發現,吉宏股份這一布局背后的邏輯是優先布局關稅友好地區以及人口紅利市場,比如東南亞,以及高凈值人群市場,比如中東,而且還能進一步分散政策風險。
如今戰略成果顯著。2024年數據顯示,公司跨境電商業務營收中亞洲市場貢獻度超80%,市場規模排在前列。從公司業務構成上來看,美國市場銷售收入在2024年僅為1.2億元人民幣,僅占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總額的2.17%,占比極小。并且公司包裝業務已完全退出美國市場,
需要指出的是,吉宏股份深度聚焦亞洲的區域戰略不僅讓其充分享受到亞洲電商市場的增長紅利,還讓公司免受歐美政策波動的沖擊,比如此次面對美國“對等關稅”風波持續發酵,公司有底氣直言“無影響”。公司近日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4.77億元,同比增長11.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5,915.99萬元,同比增長38.2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同比增長更是達到51.04%,上述數據也足以證明公司在亞洲市場出色的經營能力以及在合理業務布局下,美國關稅政策幾乎對公司沒有影響。與此同時,公司還繼續將業務重心轉向中東、非洲及東南亞市場,并計劃在當地建設生產基地與貿易平臺。
如此一來,即使美國關稅政策朝夕令改、變幻無常,公司也具備良好的“去美元化”風險屏障。
政策紅利釋放,吉宏股份率先搶灘東南亞
變化中醞釀機會。未來,吉宏股份將持續聚焦“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同時作為東南亞社交電商龍頭,公司將繼續深入拓展東南亞市場。
首先東南亞具備經濟發展帶來的市場紅利。在地理位置上,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地區,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從人口年齡分布結構來看,東南亞總體呈現“年輕化”的狀態,加上東南亞各國GDP穩定增長,在國內消費強勁、投資和擴大增長等因素的推動下,東南亞成長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引擎之一。
再來看跨境電商行業。與全球成熟的電商市場不同,中國以外的亞洲電商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龐大的人口基數、日益增長的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人口以及中國至亞洲其他地區相對較低的跨境物流成本等先天優勢,讓亞洲社交電商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具體到東南亞,其跨境電商行業整體呈現潛力大,社交媒體滲透高、電商滲透率低等特征。隨著全球電商市場的不斷演變,以東南亞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正成為跨境電商爭奪的新藍海。
當然,政策協同能力同樣是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關鍵一環,吉宏股份的戰略布局與政策紅利也高度契合。具體而言,基于我國跨境電商行業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持續提升。比如,中國-東盟自貿區(ACFTA)90%以上的商品實現零關稅,區域價值累積則降低供應鏈成本。《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后,持續釋放關稅減免、通關簡化、貿易投資便利化等制度紅利,強化區域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極大地增加了區域貿易和投資機會。
2024年,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政策,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其中就包括商務部《數字商務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商務部等四部門《關于加強商務和金融協同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貿易和投資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家稅務總局《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出口退(免)稅操作指引》等重大利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跨境電商發展,提出穩定對外貿易發展,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
從政策維度看,吉宏股份始終跟隨政策導向,充分利用在跨境社交電商業務領域的專業優勢和資源積累,通過AI驅動的“貨找人”模式(Giikin系統結合GPT技術),實現多語言、多文化背景的精準營銷,例如在Meta、TikTok等平臺定制化投放廣告,智能客服覆蓋多國市場,由此在東南亞市場占據了領先地位。
同時,吉宏股份還積極開拓中東和非洲業務,助力公司全球化布局,降低地緣政治風險,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公司在中東推出的SENADA BIKES、Veimia等自有品牌初具影響力,借助本地化生產(如煙草包裝、環保紙制品)強化商品競爭力,與周邊國家的消費升級需求形成共振。
借助AI技術筑高競爭壁壘
區域和品牌優勢背后,是吉宏股份以強大的技術優勢作為支撐。
吉宏股份認為,企業要通過數智化與AI應用能力、精準定位能力、產品甄選能力、本地化能力、多平臺管理能力構建中國B2C出口社交媒體電商市場的進入壁壘。
具體來看,吉宏股份獨特的“貨找人”模式背后,是其通過運用 AI 算法分析海外市場、描繪用戶畫像,并進行智能選品、精準定位客戶群體,在 Meta(原 Facebook)、TikTok、Google、Line、YouTube、Instagram 等國外社交網絡平臺上精準推送獨立站廣告進行線上 B2C 銷售,將高性價比和有特色的中國產品跨境銷售到海外市場。
2022年公司上線了一站式SaaS服務平臺“吉喵云”,為中小企業提供廣告投放、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在流量成本高企的跨境電商行業,吉宏股份選擇了一條技術破局之路。公司自主研發的Giikin系統與GPT等大模型的深度融合,為公司打造出四大核心技術優勢:
第一,智能決策中樞:基于多模態數據分析的選品系統,通過實時抓取十余個主流電商平臺、2000萬+商品數據,結合NLP情感分析挖掘消費趨勢,使選品周期縮短60%,爆款預測準確率提升至82%。
第二,內容生成引擎:AI素材工廠實現從商品理解(72小時完成新品知識圖譜構建)、多語言翻譯(支持28種語言智能排版)、場景化內容生成(單日產出10萬級創意素材)的全流程自動化,素材轉化效率較人工提升3倍。
第三,精準投放系統:依托2.1億用戶行為數據訓練的投放模型,可動態優化200+廣告維度參數,在TikTok等平臺實現CTR(點擊率)18.6%的行業領先水平,單客戶獲取成本降低40%。
第四,智能履約網絡:通過機器學習預測區域倉配需求,在東南亞建立的“中心倉+衛星倉”體系使平均配送時效縮短至1.8天,退貨率遠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從AI垂類模型、機器學習到大數據分析,AI技術始終貫穿吉宏股份整個業務流程,不斷推動公司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從數字化向數智化轉型。
據了解,2024年吉宏股份持續關注國內外人工智能發展情況,接入國內外主流模型如 ChatGPT、LlamaAI、豆包等,并持續 升級迭代包括電商文本垂類模型 ChatGiiKin-6B、電商智能設計與素材生成垂類模型 GiiAI 和智能投放助手 G-king 等垂類模型。
吉宏股份在2024年年報中指出,未來將堅定AI驅動跨境電商全鏈路優化,持續加大人工智能投入,整合供應鏈、內容制作、廣告投放、支付與物流系統, 構建“數據為軸”的運營模式,實現全鏈路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形成“智能決策-高效執行-動態優化”的閉環生態,推動降本增效與用戶體驗升級。
新興市場“深蹲”,技術紅利“起跳”。未來吉宏股份將憑借“區域聚焦+技術壁壘+政策紅利”三重優勢,成為社交電商領域佼佼者。同時隨著公司中東新基地產能釋放,公司業務規模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其全球化進程也將再進一步。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