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看到最新敲定的授銜名單以后,發現時任55軍軍長的陳明仁,即將被授予的軍銜是少將。毛主席思量片刻,便直接拍板將陳明仁的軍銜給改成了上將。
拍板上將
陳明仁當時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在數年之前,職務還是兵團司令,只是因為在1952年全軍大整編以后,這才因為二十一兵團改編為第55軍,他的職務也就隨之降為了軍長,這才對數年之后的大授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毛主席對這件事的印象很深,因為1952年全軍大整編時期,陳明仁的職務變動情況毛主席是了解的。毛主席當時考慮很周全,為了照顧陳明仁在軍中的地位不動,還專門叮囑將陳明仁調往大軍區任職,這樣就可以讓陳明仁在數年后的授銜中不受影響。
但陳明仁卻對這支部隊感情很深,明明知道毛主席的安排對自己有利,最終卻還是選擇和這支軍隊在一起,主動選擇了擔任第55軍軍長一職。也正因為陳明仁當年的這個選擇,這才導致授銜時只被評為少將。
但從當時的評銜標準來看,軍長級別授銜少將并不委屈,這又是陳明仁自己的選擇,如此評銜似乎也沒什么問題。但毛主席見了以后,卻又為何直接給陳明仁“連升兩級”,這背后其實與陳明仁這位起義將領的軍旅生涯中,幾次重要抉擇有很大關系。
敢死隊隊長
中國全面解放之前,涌現出很多的起義將領,尤其以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岳、傅作義等人為重。陳明仁自幼讀書,長大后在老家當教書先生,但陳明仁心懷大志,在陸軍講武學校建校初期,陳明仁毅然投筆從戎,在黃埔軍校結識了諸多日后軍中要員。
陳明仁從黃埔軍校畢業以后,和許多黃埔軍校的學員一樣,正式加入東征軍,開始了軍旅生涯。軍中人才濟濟,真正能夠脫穎而出的人卻鳳毛麟角,僅憑黃埔軍校學員的身份加持,在彼時的軍中也未必就能得到蔣介石的重視。
于是,在惠州之戰時,陳明仁毅然選擇擔任此次攻城戰期間的敢死隊隊長。這個決定傳出來以后,讓東征軍中認識陳明仁的人都大跌眼鏡,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如此一位富戶出身又有文化的讀書人,在軍隊中竟然有這般的勇氣,敢在槍林彈雨中赴湯蹈火,著實令人意外。
也正因為這一戰,陳明仁走進了蔣介石的視野。蔣介石當時尚且不知曉陳明仁的身份,指著他問身邊的黃埔教官他是誰?黃埔教官一眼就認出了陳明仁,當即告知了蔣介石。從此以后,陳明仁得到蔣介石的器重,憑借自己的軍事才能在軍中屢立戰功。
但細心的讀者朋友會發現,陳明仁雖然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但在蔣介石諸多的嫡系愛將中,卻總是最不得志的那一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實話實說,陳明仁的軍事才能在這批將領中不算低,但他這個人的個性也十分鮮明,不會國民黨高層那一套,遇見自己見不慣的事情總要說幾句。
仗義執言
例如在1941年,陳明仁時任中將師長期間,蔣介石和宋美齡外出視察期間,特意點名讓陳明仁所部的預二師戰士來負責警衛工作。陳明仁治軍頗具才能,軍容軍紀都深得蔣介石夫婦暗贊,被蔣介石譽為滇軍之冠,足可見其對陳明仁的贊賞之高。
然而,蔣介石在昆明沿途視察期間,卻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陳明仁的部隊當時正在路邊施工,身上的軍裝殘破不堪,與此前的警衛員形成鮮明對比。在蔣介石看來,陳明仁這是陽奉陰違,故意將軍中得體的士兵安排到身邊當警衛員,實則軍隊的紀律和軍容極差。
事情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陳明仁不懂如何取悅上司,自然也做不出來這種事情,蔣介石只是以國民黨當時大多數高層的做法來揣度陳明仁了。那么陳明仁為何要如此行事呢?他既然知道蔣介石來昆明視察,又何必讓如此一支殘破軍服的部隊在顯眼的路邊施工呢?
原來,陳明仁對國民黨內部腐敗十分反感,很多高級將領都克扣軍費,軍服的采買自然也是如此。陳明仁故意安排這一幕讓蔣介石看到,等蔣介石怒氣沖沖的詢問緣由時,陳明仁再說出軍中將士干的都是臟活累活,軍裝一周就磨損的不成樣子,但想再申領一批軍裝卻要等到猴年馬月。
陳明仁的意圖很明顯,向蔣介石指出軍中的問題,希望蔣介石能夠大力整頓。但陳明仁這次的做法犯了錯,蔣介石可不是什么開明之人,這么多年來一直任人唯親,將雜牌軍當成炮灰。蔣介石尤其愛面子,在部隊戰敗時讓守將死在城中,以成全死后英明的命令,蔣介石不知道下了多少次。
但真正為“黨國”而死的可沒幾個,這讓蔣介石十分苦惱。如今陳明仁此舉讓他在大眾面前丟了顏面,尤其是隨行還有美國人,那可是他的幕后金主,這更加令陳明仁惱怒。蔣介石怒斥陳明仁,卻沒想到陳明仁絲毫不給他留面子,干脆來了一場直抒胸臆,嗆得蔣介石揚言要抓人了。
對人民有貢獻
陳明仁卻絲毫不懼,直接扯下中將領章往蔣介石面前一甩,留下一句這個中將不當了,隨后揚長而去,軍職自然也難以提升,還逐漸被蔣介石邊緣化。從陳明仁的這些人生重要決定來看,既是他平步青云的原因,也是他官運始終不能恒通的緣故。
直到解放軍勢如破竹,蔣介石身邊又無人可用時,蔣介石才再次想起陳明仁這位有能力的實干將領來。陳明仁當年在東北的四平,可是打過勝仗的,這是蔣介石愿意在此時重用陳明仁的原因。但與此同時,這也是讓陳明仁猶豫不決的重要因素。
陳明仁其實也明白,我軍解放全國已經成為必然,即便是他能夠打贏一兩場仗也無濟于事。最重要的是,陳明仁不想讓湖南的父老鄉親再遭戰亂之苦,倒不如順應時勢起義,也算是造福三湘大地了。
陳明仁的老師程潛恰好主政湖南,也已經開始著手起義,兩人聊天后一拍即合。當時陳明仁說出了自己的憂慮,那就是當年在四平打仗的事情。卻沒想到毛主席得知后,直接稱陳明仁東征北伐和抗日都有貢獻,會諒解各為其主的難處。
陳明仁這才吃了一顆定心丸,下定決心起義,對蔣介石讓他重掌兵權并除掉恩師程潛的命令,自然也就置若罔聞了。也正因為陳明仁對國家和人民的這些貢獻,毛主席認為還是按照之前的兵團司令級別給陳明仁授上將軍銜,這也確實合適,因為很多將領都是按照1952年的軍職來評級的,這并非孤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