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的重要性
“稀土”是指一組化學性質相近的17種元素,是許多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盡管大多數稀土元素在自然界中較為豐富,但因難以以純凈形式存在且開采過程危險,故得名“稀土”。釹(Neodymium)可用于制造強力磁鐵,廣泛應用于喇叭、電腦硬盤、電動車馬達和噴射引擎等設備,使其更小巧、高效;釔(Yttrium)和銪(Europium)則常用于制造電視及電腦屏幕以呈現色彩。此外,稀土在醫療科技(如激光手術、核磁共振掃描)和關鍵國防技術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中國幾乎壟斷了稀土的開采與提煉。據國際能源署(IEA)估算,中國約占全球稀土產量的61%,在稀土提煉上則占約92%,主導著稀土供應鏈,并能決定哪些公司能獲得供應。稀土開采與提煉成本高且污染環境,還含有放射性元素,許多國家不愿生產。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是數十年來政府戰略政策與投資的結果。1992年,鄧小平曾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敝袊鴱?0世紀末開始將稀土開采與提煉發展列為優先戰略,在環保標準與勞動成本方面低于其他國家,以低價擊敗全球競爭對手,建立起從開采、提煉到最終產品制造的近乎壟斷地位。
三、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及對美國的影響
作為對美國加征關稅的回應,中國已開始限制七種稀土礦物(多為重稀土)的出口。自4月4日起,出口稀土礦物及磁鐵的企業需申請特別出口許可證。中國簽署《禁止核武器條約》,可控制“兩用產品”交易,美國因此易受打擊,因為除中國外,目前無其他地方能制造重稀土。美國約70%的稀土化合物與金屬進口依賴中國,中國出口限制可能對其造成沉重打擊。重稀土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如導彈、雷達和永久磁體,F-35戰機、“戰斧”巡航導彈、“捕食者”無人機等國防技術都離不開這些礦物。美國國防產業及制造業可能面臨短缺、生產延遲、零件成本上升等問題,若供應短缺長期持續,美國需加速供應鏈多元化和本土加工能力提升,但這需要大量投資、技術提升,成本將高于依賴中國進口的模式。特朗普已下令調查評估美國對關鍵礦物依賴的國家安全風險。
四、美國自身稀土生產及供應的困境
美國目前僅有一座稀土礦場仍在運作,但無法分離重稀土,需將礦石運往中國提煉處理。美國曾是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但隨著中國在產量規模與成本控制上占據優勢,美國企業逐步退出市場。特朗普積極推動與烏克蘭達成礦產交易協議,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同時對格陵蘭的稀土儲量感興趣,但其對抗性政策可能使美國可選的替代供應來源減少。美國面臨的挑戰是:既疏遠了中國這一稀土供應主導國,又因關稅等行為激怒了許多友好合作伙伴國,這些國家是否仍愿與美國優先合作有待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