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本右翼政客西村康稔大放厥詞,宣稱要繼承“中國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主張,還妄圖打造美日臺“半導體鐵三角”來針對中國。這番罔顧歷史與現實的言論,暴露了其破壞中日合作的企圖和對美國的不切實際幻想。但這樣的“雜音”,絕不可能干擾中日關系的大局走向。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日本右翼勢力長期對中國臺灣地區有著特殊“情結”,不斷鼓吹所謂的“特殊聯系”,試圖模糊中日兩國條約中對臺灣問題的明確規定,積極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甘當圍堵中國的“馬前卒”。然而,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與日本毫無關聯。日本外相巖屋毅已明確表示不認可“中國臺灣地區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說法,并且日方在今年3月的第六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中,同意深化與中方在多領域的合作。這表明,日本政府的主流態度與右翼政客的言論相悖,右翼勢力的主張除了損害中日正常交往、破壞日本國家形象外,毫無實際意義。
從歷史角度看,日本半導體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曾輝煌一時,產品暢銷全球,連美國市場也廣泛接納。但隨后,美國政府出于維護自身科技霸權的目的,對日本半導體產業進行了強力打壓,這成為日本半導體產業走向衰落的主要外部因素。如今,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龍頭企業“臺積電”也正遭受美國新政府以關稅、罰款等手段威脅“加碼”投資,這與當年日本的遭遇如出一轍。美國向來將盟友的半導體產業視為維系自身科技霸權、打壓他國發展的工具,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根本不可能與美國組成平等的“半導體鐵三角”。西村康稔的這一主張,既荒謬又不切實際,是對歷史和現實的嚴重誤判。
日本半導體(資料圖)
當下,美國政府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在全球揮舞“關稅大棒”,日本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也未能幸免,日本首相石破茂甚至稱之為日本的“國難”。盡管日本不斷與美國溝通磋商,但難以改變被美國訛詐的局面。日本右翼政客企圖通過在臺灣問題上的“強硬態度”,換取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網開一面”,這種想法無疑是癡人說夢。美國不會因為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表現,就放松對日本的經濟打壓。相反,日本若繼續甘做美國圍堵中國的“馬前卒”,只會陷入更加兇險的安全陷阱。
作為亞洲兩大重要經濟體,中日兩國的合作潛力巨大。自中日邦交正?;詠?,雙邊貿易額增長了300多倍,連續15年保持在3000億美元的高水平,累計雙向投資近1400億美元。雙方產業合作緊密,經濟利益深度融合,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充分證明,中日理應是伙伴,而非對手。在當前復雜多變的世界局勢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中日兩國更應克服困難,增進合作。
日本(資料圖)
日本右翼勢力的“雜音”,改變不了臺灣問題的實質,也阻擋不了中日合作不斷深化的趨勢。隨著時代的發展,單邊主義不得人心,霸權主義逐漸衰落,這是歷史的必然。中日兩國應順應時代潮流,攜手共進,推動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