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25年江岸區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暨岱家山知識產權科創小鎮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助力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啟動,旨在進一步培育知識產權文化理念,發揮知識產權激勵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加速產業轉型升級與科技自立自強。
現場,江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孫超東強調知識產權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作用,并對江岸岱家山知識產權科創小鎮在專利轉化運用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
隨后,還舉行了專利許可合作簽約以及專利轉化商業化驗證簽約,據悉在岱家山知識產權小鎮的積極推動與協助下,武漢理工大學的9項專利成功許可給3家企業,這一成果進一步促進了高??蒲谐晒霓D化應用,推動了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與升級。
高校專利如何突破"實驗室圍墻"實現市場化,一直是產學研各界關注的焦點,岱家山知識產權科創小鎮為了進一步打造落實江岸科創“彼岸計劃”成果轉化基地,本次活動上小鎮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簽約,對2位教授的專利項目轉化進行商業化驗證服務,包括商業計劃書、市場調研報告等,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進程,賦能“專利轉化最初一公里”。
大量科技型企業擁有專利等知識產權,但面臨“輕資產、缺抵押”的融資困境,傳統信貸模式難以匹配科技創新企業的成長需求。岱家山知識產權科創小鎮科技金融服務工作站的相關負責人發布了《2025年武漢江岸岱家山岱家山知識產權小鎮金融財務稅服務賦能民營企業發展壯大10項行動方案》,進一步深化“科技金融聯絡員+科技金融服務專員+科技金融服務業務員+科技金融創業導師”四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為園區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賦能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本次活動上,邀請了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的相關領導、以及銀行負責人從知識產權質押政策、范圍、融資方式、到融資案例做了全方面的講解,為企業融資提供了一條新的渠道。
岱家山知識產權科創小鎮正式發布《雷達傳感器產業專利導航報告》,該報告立足科技創新前沿,系統分析全球雷達傳感器技術專利布局、競爭格局和未來趨勢,為園區雷達傳感器企業技術研發、專利布局和產業升級提供科學指引。這不僅有助于岱家山數智傳感產業園形成“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還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加速培育特色鮮明、創新驅動的傳感器產業生態。
在報告環節,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欽賓則深入剖析了 DeepSeek 等國產大模型的技術架構與創新點,旨在進一步探索新興技術與知識產權管理協同發展的路徑,尤其是針對國產大模型這一前沿領域。在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融合方面,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建議。例如,企業應建立從研發初期就融入知識產權管理的全流程機制,對模型研發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專利挖掘與布局,避免潛在的知識產權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