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利歐曾準確預判過日本經濟泡沫的崩盤;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美中之間的國力轉移;面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瑞·達利歐則發出了新一輪警告。
最近全球局勢風云變幻,許多人都在這場浪潮中感到了巨大的不確定性,作為投資者之一的瑞·達利歐也不例外。
國人之所以熟悉他,更多是因為他所寫的兩本原則,被許多人譽為投資必讀的圣經。
如今瑞·達利歐再次警告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并聲稱投資者不要把所有籌碼都押在美國。
瑞·達利歐是如何得出這樣的結論的?
瑞·達利歐說,我們正處在一輪長期債務周期的尾聲。
他說,美國正走進一個危險區。首當其沖的,仍然還是債務問題。
目前美國的債務與GDP比重已經達到122%,除此之外,美國的利息支出也創下歷史新高,每年僅僅是為債務所負擔的利息,美國就要拿出一萬億美元來支付,這比美國一年的軍費還要高。
這是當下美國所面臨的最大風險,也是特朗普對全球加征關稅的起因。
按照特朗普的想法,他認為美國之所以如今面臨債務纏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元都被全球其他貿易順差國賺走了,美國作為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向全球提供美元流動性,提供貿易順差。
為此,美國背負了越來越沉重的債務。
所以特朗普要打擊貿易順差,盡可能減少美國的債務增加;對外,特朗普征收高額關稅,增加美國收入;對內,特朗普減稅激發市場活力。
特朗普的設想是美好的,但用對等關稅來試圖解決美國高額的債務負擔,毫無疑問是錯誤的一步棋。
達利歐認為,每次市場的劇烈變動背后,通常都有三種力量在推動:
- 債務水平與貨幣政策
- 國內的社會撕裂
- 國際的地緣沖突
而在2025年,這三種力量都同時達到了高峰,而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在1930年代。
比起特朗普的關稅,達利歐更擔憂的是美國國內不穩定。
“我們其實已經處在一種“內戰”狀態。”達利歐說。
數據也印證了他的說法。美國民眾對美國的信任度接近歷史最低,在2024年大選期間,有30多個州出現了法律訴訟,而與大選立場相關的暴力事件也在增加。
這些混亂和不確定性,是讓市場高度畏懼的。
除此之外,大國之間的博弈也深刻影響著美國。
達利歐表示,地緣沖突已經從背景音變成了真正的市場因素。
全球有60%的貿易都會經過南海,而臺海也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爆發點,貿易、半導體主導權甚至人工智能的競爭,如今都成了焦點。
面對如此多的不確定性,達利歐自己的投資組合也和10年前完全不同。
首先就是投資區域的多元化,例如實物資產和黃金,達利歐也強調,普通投資者要學會在大國之間的博弈中保持中立。
換句話說,不要像過去一樣,全球投資者都把籌碼押在美國。
事實也的確如達利歐所料;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美國股市暴跌,美債實際利息也在不斷走高,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拋棄美債拋棄美股,最終導致特朗普不得不為此妥協。
黃金也因此大漲,甚至高點還突破1000元每克。
面對如此形勢,達利歐認為美國正面臨衰退風險,市場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而過去舊的模型已經不靈了,看起來穩妥的躺平式投資,反而風險也更大。
投資者應該怎么辦?達利歐也給出了答案。
達利歐認為,投資者要學會擴寬海外投資渠道,要持有抗通脹的資產,不要忽視國內外地緣局勢風險,要保持資金靈活,行動敏捷。
達利歐說,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錯,就是以為過去的經驗可以指導未來。
而這一個十年,將和上一個十年完全不同。
過去十年,全球投資者都認為美國是“避風港”。他們把錢投在美國股市或美債之中,規避各種風險,并享受到美股和美債帶來的收益。
但今天,美股或許還會漲,但往往會伴隨著更大的波動,更多的黑天鵝事件和更高的風險。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在提前做好一切可能發生的準備。
當美國開始妄想憑借一己之力顛覆全球現有的國際貿易秩序的時候,美國的代價就是全球其他市場的損失,而這一點,勢必會讓其他市場蒙受損失甚至不惜發起對美國的挑戰。
今天美國顯然還不足以挑戰全球市場,而那些過去認為可以押寶在美國身上的投資者,如今也正在蒙受損失。
東升西降之下,特朗普正在加快這一趨勢。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