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的電動兩輪車江湖,格局再生變!
愛瑪科技憑19.88億凈利潤力壓“一哥”雅迪引發熱議,甚至被不少媒體視為其重回行業第一的標志,但鑒于總營收仍稍遜雅迪一籌,“一哥”是否實質易主尚存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中,愛瑪的主營業務板塊中,表現最亮眼的反而是電動三輪車業務,作為愛瑪的新抓手,電動三輪車能否帶領愛瑪乘風破浪?并最終成為無爭議的行業第一?
01,小電驢“一哥”,花落愛瑪?
4月15日晚間,愛瑪科技披露了2024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實現凈利潤19.88億元,同比增長5.68%,行業“一哥”雅迪同期的凈利潤卻大幅下滑51.8%至12.72億元,屈居亞軍,九號公司憑10.84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三,增速達81.29%;
如果單單只看凈利潤指標,愛瑪科技(以下簡稱:愛瑪)確實成了多家媒體口中的行業第一,不過,單純從凈利潤角度來定論行業第一,有討巧之嫌,業界通用的評價標尺,仍落點總營收層面;
從雅迪控股披露的2024年財報來看,其公司營收為282.36億元人民幣,雖同比下滑了18.8%,但仍然是電動兩輪車行業無可爭議的第一,愛瑪同期的營收為216.06億元,同比增長2.71,九號公司同期營收142.0億元,同比大增39%;
從年度銷量上來看,雅迪2024年度電動車銷量1302.05萬臺,盡管同比大幅下滑了21.18%,但是仍然領先了第二名愛瑪252.3萬輛,后者為1050萬輛,九號公司同期銷量259.89萬臺,但考慮其在4000元、7000元以上高端市場的牢固消費心智(尤其其7K+高端市場,市占率已高達51.7%),以及遙遙領先的單車利潤率,其潛力同樣不容忽視;
簡單梳理不難發現,盡管雅迪遭遇了近五年來的營收凈利雙重暴降的打擊,但無論是總營收規模和電動車的銷量指標上,它仍然是當前市場無可爭議的一哥,但這個“一哥”能否持續保持下去,確實也充滿了變數。
近5年愛瑪的營收整體穩健,2022~2024年表現平穩,意味著愛瑪具備了不俗的抗周期能力,這里面有幾個前提:
據營商電動車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電動兩輪車行業實銷銷量4920萬臺,同比下降10.55%,行業整體處于下行趨勢,新國際替換潮進入尾聲后,整個電動兩輪車市場呈現增量萎縮態勢,終端零售ASP亦處承壓之態,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品牌集中;
據雅迪透露,2024年在東部重點城市發生的一起電動自行車起火事件,引發公眾對池安全的高度關注,導致了市場對兩輪電動車的需求降低,并且隨后監管部門引入了新國標,修訂了對充電設施、電池設計及生產等要求,為減緩了行業增長速度;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電動兩輪車市場保有量已高達4億輛,意味著平均每4人就有1輛電動車,進入存量競爭的電動兩輪車行業日益趨近“天花板”;
目前從營收規模和總銷量上來看,最有希望挑戰雅迪的,也就是愛瑪了
02,“誓回第一”背后,愛瑪找到了新抓手?
翻閱老黃歷,愛瑪也曾確有過“一哥”的輝煌時刻,在不斷的歲月長河中,愛瑪曾憑無爭議的銷量實力彰顯了其統治力:早在2010年其銷量就突破了220萬輛,超越彼時的行業龍頭新日成為銷量冠軍,2012年銷量達到306萬輛,2014年更憑突破400萬輛的成績刷新行業紀錄……
2016年后愛瑪銷量被雅迪反超,直到2024年,雅迪的銷量仍領先了愛瑪250萬輛,但如眾所見,雅迪營收凈利銷量三重大跌之際,愛碼卻是財務穩健,想擊敗“宿敵”奪回失去的“第一”,對愛瑪而言,確如離弦之箭!
2024年全年,愛瑪銷售電動自行車753.61萬輛,同比下滑0.88%,其中電動兩輪摩托車銷量為236.93萬輛,同比下滑11.81%,電動三輪車銷售54.99萬輛 ,同比大漲28.87%;
2024年,其電動三輪車營收19.52億元,同比增長36.07%,而電動自行車營收僅微增1.5%至130.37億元;電動兩輪摩托車則同比下降10.2%至52.14億元;
同期,電動三輪車產品毛利率為22.44%,遠高于全年的17.76%,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電動自行車與電動兩輪摩托車分別為17.58%、17.22%。
毫無疑問,無論從銷量增速、收入增速、利潤增速來看,唯有電動三輪車給愛瑪帶來了最大的增量驚喜,愛瑪能否把握住這一差異化優勢?將電動三輪車打造成年銷百萬量級的國民爆款?
技術層面來看,愛瑪目前有1148名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12.86%,學歷涵蓋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多層次,2024年研發費用為6.59億元,占公司營收比例為3.05%,同比增長11.75%,主要是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導致折舊攤銷費用增加。
愛瑪通過深化IPD(集成產品)休系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并且公司持續推進CBB(共享技術模塊)平臺化開發策略,減少零部件品類數量 ,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和產品的一致性與穩定性;
通過持續加碼研發,愛瑪科技在關鍵技術領域持續取得突破,自主研發的電機、電控與智能化技術賦能產品力的進一步提升,為愛瑪構筑了一定的競爭壁壘。
實際動作來看,實際上,早在去年4月,愛瑪公告稱擬豪擲30億在豐縣建立產業園項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434畝,專門用于擴大電動三輪車產品的產能。
2025年,愛瑪加速豐縣電動三輪車生產基地投建,進一步提升該公司電動三輪車產品產能,進一步推動“休閑+貨運+篷車”全場景產品矩陣。
除了在國內大力建廠推進電動三輪車業務,愛瑪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目前愛瑪已在越南建成首個海外三輪工廠,并在印尼建立了百余家線下門店,本地化工廠亦建成并投產,銷量增長可觀;
愛瑪還計劃通過休閑三輪+貨運三輪的組織拳打開歐美市場,24H1的財報數據顯示,愛瑪境外收入同比增速超過40%。
資料顯示,我國電動三輪車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257.24億元增至2022年的近400億元,同比增速達到了8.2%,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電動三輪車市場比較分散,市場數據顯示,共有500余家電動三輪車廠家,其中產量超過十萬輛的企業有10余家左右。
想在電動三輪車行業成為No.1,絕非易事!
挑戰與機遇并存,愛瑪能否憑電三輪迎來“第二春”?
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愛瑪科技、雅迪、九號公司財報
愛瑪科技2024年報解訊-新浪財經
利潤腰斬、銷量驟降、雅迪正在被市場‘洗牌’-經濟觀察報
兩輪車不好賣,愛瑪科技“押寶”電三輪-國際金融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