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4月份的銷量出爐了。
2025年4月份,長城汽車的終端累計銷量為100061輛,同比增長5.55%。雖然4月份,長城汽車的銷量是呈增長的態勢,但是和主流車企的銷量,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比如奇瑞汽車,終端累計銷量為200,760輛;
比如比亞迪,終端累計銷量為380089輛;
比如吉利汽車,終端累計銷量為234112輛;
那說到這呢,就不得不提長城汽車去年提出的“保利潤不保銷量”的策略。
去年呢,長城汽車的確靠這個策略,保住了顏面。2024年,長城汽車的總營收為2021.95億元,凈利潤高達126.92億元。 但這套策略,在2025年,似乎.....失效了....
今年1-3月份,也就是第一季度,長城汽車的終端銷量下滑了6.73%,凈利潤下滑了45.6%。
那具體來看,魏牌增長38.69%;皮卡增長14.97%,歐拉品牌下滑54.31%,坦克品牌下滑14.63%,哈弗下滑8.42%。看上去,哈弗是下滑比例最小的,但是要知道哈弗現在依舊是長城汽車的銷量砥柱,甚至占到一半以上的份額,所以即便是8.42%的下滑,也對其凈利潤造成不小的影響。
而我對長城汽車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實在覺得意料之中。其實客觀來講,無非兩個原因。
第一點,產品結構有問題
長城汽車是目前年銷超100萬輛的車企中,罕見的“單打一”。
舉例說明:
長城汽車2021年SUV銷量為90.7萬輛,占比70.9%;
長城汽車2022年SUV銷量為76.2萬輛,占比71.8%;
長城汽車2023年SUV銷量為91.6萬輛,占比74.5%;
長城汽車2024年SUV銷量為98.92萬輛,占比80.1%;
轎車和其他車型一直都沒有辦法起量,皮卡銷量也一直在下滑,長城汽車除了SUV,無牌可打。一旦長城汽車的SUV這一細分領域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長城汽車都相當危險。
第二點:營銷
2024年,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表示,堅定學習小米汽車營銷路線、喊出“酒香也怕巷子深”。
所以我們看到了魏建軍花了很多的時間接受媒體專訪,輸出觀點,批評行業無序競爭;大談長城智駕水平就是行業第一,更直言現在的發布會不講人話。
魏建軍似乎總是很委屈,很不甘,很痛苦。
所以我們看到他表示追求銷量排名沒價值,長城不怕銷量下滑;在中國電動車蓬勃發展之際,他稱中國電動車沒有核心技術優勢,只有產業鏈優勢。
魏建軍看上去,很像是一個“憤青”。
可為何大眾對他卻始終無法共情,首先是因為魏建軍最初下場做營銷,本意并不是為了做“憤青”,更多是形勢所迫;第二就是魏建軍本是個運動員,卻做了裁判的事情,這對其他車企而言,并不公平。
說起來,魏建軍最早還只是在內部會議上強調長城要變革營銷,去年年中一度推動長城內部十多位高管批量開通實名微博,但收效甚微,有好幾次長城高管在微博上的公開發聲,更像是對老板魏建軍的營銷,而非直面公眾。
目前我所看到的,無論是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還是哈弗品牌總經理趙永坡都曾在在微博上發布千余字的反思文字,公開檢討。只是這些文字中,話里話外都是對領導的“贊揚”。哎,說白了,有多少是給市場和消費者看的呢?
結語
一語道不盡喜樂悲歡,魏建軍的擰巴和不甘,加上有問題的產品結構,長城汽車走到今天這一步,不意外吧?
積雪背后的形成并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雪不是從天上傾瀉而下的,長城汽車真的應該反思一下這個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