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紅旗家的 H5 PHEV 搞了個大動作 —— 從成都出發,一路開到廣州,橫4 省,4 天時間里,靠一箱油加充滿電,硬是跑出了 1707 公里的成績。
這事聽起來挺玄乎,畢竟現在市面上的混動車型不少,但敢讓全國百來家媒體接力實測,還請了公證處全程盯著的,紅旗算是頭一個。
這次測試路線挺 “硬核”,從成都平原到云貴高原,海拔高差超過 1000 米,啥路況都有:城里堵車、高速巡航、省道顛簸、盤山公路爬坡,基本把日常能遇到的場景全涵蓋了。
媒體們輪流開,最終實測滿油滿電續航 1707 公里,比官方宣稱的 “超 1600 公里” 還多了一百多公里。
要知道,這不是實驗室里的理想數據,是實實在在的 “實戰成績”。
油耗方面,官方說百公里 3.7 升,雖然實測沒公布具體油耗,但按 1707 公里的總續航算,換算下來確實挺省。
而且這車有四種動力模式,純電、混動、增程啥的,城區短途可以純電跑,170 公里的純電續航,每天通勤 20 公里的話,一周充一次電足夠,電費按民用電算,充滿才 12 塊錢,每公里不到 7 分錢,比坐公交還便宜。
長途就用混動模式,發動機和電機配合著來,既沒續航焦慮,又能省錢,對家用來說挺劃算。
紅旗 H5 PHEV 能做出這個成績,殺手锏是它家的“鴻鵠” 混動平臺。
核心的那臺 1.5T 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到 45.21%,啥概念呢?
目前大多數燃油車發動機熱效率在 35%-40%,超過 40% 就算優秀,這貨直接干到 45% 以上,意味著能把更多的油轉化成動力,浪費的少。
而且它還有兩項 “獨門絕技”:集成式進氣技術和分離式排氣技術,進氣路徑縮短了 50%,排氣阻力更低,燃燒速度提升 30%,說白了就是 “吃得少,干活多”。
更厲害的是,他們還有一臺熱效率 48.83% 的發動機在儲備,未來會用上,那時候估計會更省油。
電驅部分采用 P1+P3 架構,優化了效率和噪音,系統綜合效率 92.5%,電機發力更直接,加速平順,而且噪音控制得不錯,不像有些混動車型高速時發動機嗷嗷叫。
電池是 23.9kWh 的快充電池,支持 60kW 快充,30% 充到 80% 只要 13.7 分鐘,比喝杯咖啡的時間還短,應急充電很方便。
而且電池安全做得到位,用了航空級材料,能扛住針刺、擠壓、火燒,泡水 120 小時都沒事,比國標嚴格 240 倍,還有云端電池醫生 24 小時監控,不用擔心電池出問題。
空間這塊,紅旗 H5 本來就是 B 級車,后排頭部空間 956mm,膝部空間 145mm,坐三個成年人不擠,蹺二郎腿沒啥問題,家用商用都合適。
內飾還是紅旗一貫的豪華感,大連屏、軟質包裹、氛圍燈啥都有,智能語音挺好用,說句話就能控制導航、音樂,支持 “可見即可說”,反應挺快。
紅旗 H5 PHEV目前預售價 15.98 萬起,合資競品就不提了,即便是對比國產競品,如比亞迪漢 DM-i、吉利星越 L Hi?P,也各有優勢,但紅旗的品牌力和豪華感還是有差異化的。
適合那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用戶:日常通勤以純電為主,省錢安靜;長途自駕不用頻繁加油,續航扎實;偶爾商務接待,紅旗的標也拿得出手。
當然,1707 公里的續航是極限測試成績,日常使用中,開空調、滿載、激烈駕駛等都會影響實際續航,不過按打八折算,1300 公里以上還是有的,依然很能打。
這次挑戰賽與其說是秀肌肉,不如說是紅旗對自身技術的一次 “公開考試”。
讓媒體和公證處全程監督,就是要證明數據真實可靠,畢竟現在新能源車市場 “虛標” 現象不少,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需要實實在在的成績來打動他們。
紅旗 H5 PHEV 交出的答卷不錯:續航扎實、油耗低、配置豐富、安全到位,價格也不算高,算是給 B 級混動市場扔下了一顆 “炸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