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對于久經沙場的軍官們來說,授銜就是對過去軍旅生涯的一種肯定。確實如此,我軍授銜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加軍人的榮譽感。
評銜工作由總政和總干部部聯合進行,牽頭人是羅榮桓。因為評銜有著一套嚴格的標準,對號入座就能確定是什么軍銜。但是,有部分人情況特殊,需要討論后,交由羅榮桓拍板。
羅榮桓確定的軍銜,大多數軍官是心服口服的。但也有個別人,不服氣地大鬧評銜單位。聶鶴亭就是其中之一,他被授予了中將軍銜,在他看來,并未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聶鶴亭心直口快,不藏心事,面對羅榮桓的時候,語氣還是很沖。
對此,羅榮桓只能說:“停止給他授銜,讓他冷靜一下。”話說,聶鶴亭授中將,真的低了嗎?后來怎么樣了?
1905年,聶鶴亭出生在阜陽縣南鄉的一個富裕農民家庭。1912年,聶鶴亭開始上私塾。1917年,聶鶴亭被迫輟學。原來,聶家父母染上了鴉片,家產早已敗光。
大姐夫看聶鶴亭是個讀書的料,便承擔起了他的學費。1919年,聶鶴亭考入了阜陽省立第三師范附屬小學。1921年,聶鶴亭跟隨做生意的大姐夫來到安慶,后轉入皖江師范讀書。在這里,他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聶鶴亭和師生們上街游行。結果遭到了反動當局的抓捕,聶鶴亭被迫離開安慶。他打算去上海,躲避追捕的同時,尋找中共組織。
1926年,聶鶴亭經同學鄭鼎介紹,來到葉挺獨立團二營六連任少尉排長。第二年,因聶鶴亭作戰勇猛,被提升為了中尉排長。而那個時候,粟裕擔任學員班長。
南昌起義后,朱德將僅剩的八九百人整編為“第五縱隊”,聶鶴亭任2大隊副大隊長,林彪是2大隊大隊長。當時,部隊缺糧少彈,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為此,朱德只好在“政治獨立”的前提下,接受國民黨第16軍軍長范石生的改編。對此,聶鶴亭極度抵抗,他不愿穿國民黨軍裝,選擇獨自去上海找黨組織。
等到聶鶴亭來到井岡山,與朱德、林彪、粟裕等人再次見面的時候。林彪成了師長,粟裕當了團長。聶鶴亭擔任了紅四軍團級參謀,已經和粟裕平級了。1931年春,聶鶴亭任第十一師33團團長的時候,粟裕已經是六十五師師長了,林彪更是紅四軍軍長。
若是當初聶鶴亭不那么沖動,在朱德隊伍中,他的職務可能要高很多。
1937年,新四軍初建,葉挺給延安打電報,希望調聶鶴亭過去工作。聶鶴亭當時正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主席不舍聶鶴亭,但為了革命大業,還是忍痛放手。毛主席說,聶鶴亭走的時候,會給他設宴送行。但聶鶴亭擔心的是,毛主席在踐行宴上,肯定會挽留自己。于是,聶鶴亭便沒有赴宴。
據聶鶴亭的女兒聶秋莎回憶稱,爸爸沒有和毛主席打招呼就走,是他認為辦得最不妥當的事。
1945年11月,聶鶴亭調任松江軍區司令員;1947年,調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1948年,任遼北軍區司令員。“平津戰役”的時候,聶鶴亭是四野副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四野參謀長先后有2位,劉亞樓(上將);蕭克(上將)。
1950年,聶鶴亭被任命為新組建的裝甲兵副司令員,司令員是許光達。當時的裝甲兵副司令員還有林彬(少將)。1951年,聶鶴亭帶領坦克部隊奔赴朝鮮戰場。
1955年,聶鶴亭被羅榮桓批評后,進行了長時間自我反省。當時,聶鶴亭把羅榮桓氣急了,直接大聲道:“我看你這種覺悟,授中將也多了!”聶鶴亭最后寫了檢查信。羅帥意識到聶鶴亭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魯莽行為,1956年,聶鶴亭補授中將軍銜。
據聶秋莎稱:“父親耿直火爆的性格,惹了不少麻煩。”但是,聶鶴亭為人是正直的,光明磊落的。若非如此,羅帥也不會在一年后,重新給予聶鶴亭授銜。退一萬步講,依著聶鶴亭大鬧總政的處罰,完全可以降級授銜。可見,在羅帥眼中,聶鶴亭只是有些沖動罷了,本意無惡意。
聶鶴亭在家風方面格外嚴謹,他的老家有兩個親戚女娃,想要來北京上學,希望聶鶴亭予以幫助。聶鶴亭干脆的回復:“如果沒錢,可以支援一些。要是走后門,門兒也沒有。”
1971年3月13日,聶鶴亭將軍因病逝世,享年66歲。聶鶴亭在臨終之際,立下了一份遺囑,他交代自己工作幾十年來,節省下來3萬元,全部作為黨費上交。聶鶴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還在為黨、為國家做貢獻!這足以表現出一個老黨員的高風亮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