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漢垚
編輯 | 肖嘉
新媒體編輯丨實習生 宋語菡
4月2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召開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咨詢委員會2025年一季度例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參會的保險業專家對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發表了意見,認為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為2.13%。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今年中國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延續了回升向好的態勢,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比去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顯示了強大的韌性和潛力,為保險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此背景下,保險業專家認為應當加快浮動收益型產品發展轉型,強化資產負債聯動管理,推動降本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參會保險公司表示,將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預定利率研究值走勢,及時跟進市場利率變化,結合行業發展和自身經營情況,研究調整產品定價,不斷提升負債質量。
防范化解長周期風險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人身險市場增長強勁。2024年1—12月保險業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達42633億元,較之2023年的37640億元增幅達13.3%。人身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萬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5.7%。
雖然低利率環境下,人身險保費得到增長,但利率中樞持續下移也加劇行業利差損風險。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4)》顯示,利差損在低利率環境下尤為突出。利差是我國人身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隨著利率中樞下移,人身險資金運用收益率明顯下降,但負債成本較為剛性,加之資產久期普遍短于負債久期,人身險公司面臨資產收益難以覆蓋負債成本的壓力。
為此,保險監管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推行“報行合一”、下調傳統險預定利率以及對萬能險和分紅險的實際結算利率進行壓降等措施,防范保險業因利差損風險導致經營危機。
例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于2024年再次調整人身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自當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將設定為2.5%;自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為1.5%。
隨后,在2025年1月,《關于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出臺,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動態調整普通型、分紅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和萬能型人身保險最低保證利率最高值。
太平集團副總經理趙峰指出,預定利率的調整、報行合一、發展浮動利率型產品,這三個方向的政策組合拳有利于有效防范化解保險業的長周期風險。
發展浮動利率型產品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當前,在低利率與市場波動的雙重挑戰下,居民財富管理正加速向“穩收益、抗風險、長周期”方向轉型,與此同時,保險“新國十條”明確要求“培育耐心資本,深化保險產品供給側改革,重點發展浮動收益型產品”。在此背景下,浮動利率產品成為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選擇。
例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壽保險共推出新產品超170款,其中分紅型、萬能型人壽保險占比近四成。此外,在120余款年金保險中,分紅型、萬能型的年金保險占比超三成,較去年上升10個百分點。
新華保險總裁龔興峰表示,為應對當前利率環境及財富保值需求,新華保險建立了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和資產負債聯動工作機制,不斷豐富產品供給,防范利差損風險。具體而言,將加大浮動收益型產品供給,重點加大分紅型產品轉型,不斷推出新的分紅型產品,聚焦養老財富管理功能,形成高性價比的、有特色的保障產品組合,從而帶動財富保值需求的滿足。
中國人保副總裁兼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亦表示,人保壽險將加大保障型產品及長期分紅、萬能等浮動收益型產品供給。
此外,今年以來,中國人壽持續推動產品和業務的多元發展,包括形態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尤其是在大力推動浮動收益型產品的發展。
中國人壽總裁利明光表示,“目前,公司業務形態進一步豐富,浮動收益型產品和業務占比快速提升。”
強化資產負債聯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保險公司將持續推動資產負債高效聯動、雙向奔赴,有效應對利率環境變化。
而實現長期穩健的收益需要通過持續的、強大的戰略定力和靈活的戰術配置來實現既定目標。
上市保險公司2025年年報顯示,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全年總投資收益率均超5%。
對于這一表現,權益類資產的優異表現功不可沒。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表示,公司權益資產配置規模近年來一直在增長,僅僅在2024年全年凈加倉超過了1000億元。權益投資收益取得了很好的增長,實現了提升收益、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雙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舉措,為實現"長錢長投"創造更有利的制度環境。
華西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以來,保險資金密集舉牌上市公司,主要系在低利率、資產荒環境下,潛在“利差損”壓力增大,通過權益投資增厚投資收益有較大的現實需求。出于優化財務報表考慮,在新會計準則下,舉牌上市公司之后的會計計量方式變更,可以提升保險公司利潤表穩定性。多項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讓保險資金舉牌動力增強。
面對國家長期資金入市的號召,中國平安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表示,保險資金入市將帶來多方共贏。權益投資是最有彈性的配置品種,在長期利率下行趨勢下,通過資本市場權益投資獲取優質高收益資產,能夠提升保險資金收益、改善保險資金利差。長期股票投資試點政策打通了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為保險資金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
掃碼向我爆料!
不想錯過21金融圈的新鮮資訊,請關注我們
設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