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作為高需肥果樹,生長周期內對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需求均衡且階段性強。選擇適合的復合肥需綜合考慮樹齡、生長階段和土壤條件。以下從科學角度解析不同復合肥特性及其適用場景,為桃農提供精準施肥指導。
一、桃樹復合肥選擇的核心原則
1.養分比例適配需求
萌芽期:氮磷鉀比例為20-10-10,強氮促進枝葉生長。
花芽分化期:調整為15-15-15平衡型,確保營養穩定。
膨果期:以16-6-24高鉀型為主,鉀含量占總肥量的50%以上。
采后恢復期:施用18-12-15復合肥修復樹勢。
2.養分種類全覆蓋
復合肥需包含氮(N)、磷(P?O?)、鉀(K?O)三要素,同時添加中微量元素(鈣、鎂、硼)。例如,鈣肥可預防裂果,硼參與花芽分化,缺鎂易導致葉片黃化。
3.肥效釋放匹配生長節奏
建議選用控釋肥或分批次施肥,將總氮量的30%作為基肥深施,余下70%分萌芽、膨果期追施,避免養分過剩引發旺長。
二、推薦復合肥類型及應用場景
1.高氮型(20-10-10)
適用階段:萌芽至初花期(3-4月)
作用:促進新梢生長和葉片發育,快速恢復樹勢。需控制用量(每畝40-50kg),過量易致枝葉徒長。
2.平衡型(15-15-15)
適用階段:花期至硬核期(4-6月)
優勢:氮磷鉀比例均衡,穩定供給開花、坐果和果實發育所需養分,配合噴施0.2%硼砂,可提升花芽質量。
3.高鉀型(16-6-24)
適用階段:膨果期至采收前(6月中旬至8月)
關鍵點:鉀元素刺激糖分積累和果肉膨大。建議搭配腐植酸類肥料(如0.3%腐植酸鉀),增強果實硬度和耐儲性。
4.緩釋復合肥(如硫包衣尿素+磷鉀)
適用場景:秋冬基肥或春季長效肥
亮點:養分釋放周期長達3-6個月,減少追肥頻次,尤其適合沙質土壤,降低養分流失風險。
三、特殊需求下的定制方案
缺鈣地塊:在膨果期復合肥中添加硝酸銨鈣(畝施40kg),提升果實品質,減少苦痘病風險。
鹽堿地改良:搭配施用硫磺粉或酸性復合肥(pH值≤5.5),調節土壤酸堿平衡,增強鉀、鈣有效性。
弱樹復壯:增施含腐殖酸水溶肥(0.3%-0.5%溶液葉面噴施),加速根系修復與營養吸收。
四、科學施肥操作指引
基肥為主,追肥為輔
秋季(9-10月)每畝溝施腐熟農家肥3000kg+15-15-15復合肥50kg,奠定全年營養基礎。
少量多次,精準追肥
萌芽期畝施高氮肥20kg,膨果期分兩次施高鉀肥30kg(硬核期:膨大期=3:7)。
葉面噴施補充微量
花期噴0.3%磷酸二氫鉀+0.1%硼砂,果實膨大期噴鈣鎂硼復合液,提升抗逆性與糖分含量。
五、案例實證:宿州桃農經驗
安徽宿州桃區采用“秋基肥(腐熟農家肥+15-15-15)+三階段追肥(高氮/平衡/高鉀)”模式,輔以鈣鉀螯合肥,果實糖度提升12%,裂果率下降40%,每畝增產約15%。
選擇復合肥需依據樹體狀態與土壤監測數據動態調整。科學的養分管理需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精準匹配桃樹各階段的營養需求,方能實現高產優質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