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中國方面宣布拒絕購買波音飛機,不難看出,中美之間的博弈還在持續升級。可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釋放緩和信號,聲稱美國與中國之間正在進行良好的私下溝通。兩國正在高手過招呢,特朗普卻說在進行良好的私下溝通,這是什么意思?難不成,這是想向我們認輸了?我們都知道,特朗普之所以會打響“關稅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要通過關稅逼中國在科技和市場準入上讓步,但時至今日,他越來越發現,中國的“雙循環”戰略早就已經把內需市場盤活了。
數據顯示,僅僅是在2025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同比暴漲 120%,反觀美國車企還在為產能不足發愁。在這種結構性優勢的背景下,特朗普的“極限施壓”越來越像一個跳梁小丑。而伴隨著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一些美國重要盟友伙伴的“跳車”,以及美國民眾對他“關稅大棒”的越來越不滿,特朗普終于察覺到不對勁了。好像“關稅大棒”并沒有對中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傷害,反而讓美國陷入了越來越不妙的地步。所以,特朗普示好了。當然,示好的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選舉焦慮癥”。
眼瞅著 2026 年大選在逼近,他得給選民表演“對華強硬”的戲碼,但真把貿易戰打到底又怕傷及美國企業。于是,“良好的溝通”成了特朗普的遮羞布。換句話來說,現在的特朗普處于一種“既要又要”的心態,就像是他調停俄烏沖突時的反復無常一樣,本質上都是商人思維在國際政治中的荒誕演繹。說到底,特朗普的突然示好根本就不是真的反省到了自身的錯誤,而是無奈之舉。對此,我國自然也沒有對美國抱有幻想。特朗普這場“狼來了”的游戲還能玩多久呢?站在中國的角度上,我國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從特朗普打響“關稅戰”的那一刻起,中國的反制手段就沒有停止過。美國加關稅,中國立馬也加關稅,美國要面子想要讓中國主動打去電話,我們直接不搭理。總之,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好說話了,也絕對不像以前那樣僅僅是給予口頭上的警告。“關稅戰”打到這個份上,雖然不是中國愿意看到的,但既然美國執意要打,那我們也必然是奉陪到底。只是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買賣,真的能讓他再次坐上白宮的寶座嗎?要知道,中國最大的底牌從來不是靠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而是 14 億人擼起袖子加油干的韌性。14 億人口的大市場,才是我們最大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