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某些軍事裝備設計師,真的是有點天才,研發(fā)了一種在全球都實屬罕見的空對空導彈,叫做AIM-174B導彈。該導彈堪稱是目前全球最大、最重的空對空導彈,而且這種導彈本來不應該出現在戰(zhàn)斗機上,而是應該出現在軍艦上,因為它真的太過于“巨型”了。而美軍之所以被逼出奇才設計,只因為中國的戰(zhàn)斗機威脅。
體型碩大的AIM-174B
說起來,這個AIM-174B空對空導彈,很多軍迷恐怕還比較陌生;但是沒有關系,因為這個導彈其實還有一個名字,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標準-6防空導彈。沒錯,美國海軍直接把艦載的標準-6防空導彈,去掉一節(jié)助推器,更換上AIM-120空空導彈的導引頭,然后把剩余的部分就直接裝到了飛機上,就出現了現在的AIM-174B遠程空對空導彈。這款導彈目前專供F/A-18E/F艦載戰(zhàn)斗機使用。
F/A-18E/F掛載AIM-174B
僅從戰(zhàn)術性能來看,這款導彈還是很厲害的。它的射程達到了360公里,而且具備主動制導能力,算是一種對預警機、轟炸機等大型空中目標有嚴重威脅的導彈。然而,如果我們細看一下這個導彈的個頭,就會發(fā)現這個導彈其實也挺“雞肋”,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AIM-174B導彈的長度是6.56米,直徑533毫米,重量達到了750千克。要知道,在此之前美軍個頭最大、射程最遠的空空導彈AIM-120,也不過才160千克的重量,僅有AIM-174B導彈的1/5;且AIM-120導彈的直徑僅有178毫米,僅有AIM-174B導彈的1/4。
F/A-18E/F掛載AIM-174B
換言之,相比起AIM-120導彈,美國最新的AIM-174B導彈甚至都不像是一枚對空導彈。畢竟,空對空導彈一定要細長、要輕便,不但能讓飛機多攜帶一些彈藥,而且還能具備更加優(yōu)秀的低阻、高速飛行能力,打擊更加快速和機動靈活的目標。至于這個AIM-174B導彈,其實說白了就是艦載導彈直接掛飛機上面,沒有什么特別的。由于AIM-174B導彈太過于沉重,F/A-18E/F戰(zhàn)斗機在掛載該導彈作戰(zhàn)時,飛行半徑僅有350公里左右,制空作戰(zhàn)的范圍和截擊轟炸機的距離,都大大受限,實際上也難以發(fā)揮出這枚導彈的威力來,變成了航母的“空中防空導彈發(fā)射架”。
F/A-18E/F掛載AIM-174B
很顯然,這個AIM-174B導彈只是美國的一個應急之作,是一個追求快速研發(fā)、很快就能用的項目。而美國之所以這么著急,全都是因為對面的中國戰(zhàn)斗機,已經擁有了一款叫做霹靂-17的空對空導彈。霹靂-17空對空導彈的射程據悉超過了350公里,不過霹靂-17是真正的空空導彈,它的個頭很合適,彈長為5.6米以上,直徑僅有300毫米,而且使用低阻力的細長彈型,屬于光桿彈的設計,飛行阻力很小、速度快射程遠。
中國戰(zhàn)機已開始裝備霹靂-17
由于霹靂-17導彈的個頭很正常,因此戰(zhàn)斗機可以多攜帶幾枚,且不會太過于影響戰(zhàn)斗機的作戰(zhàn)半徑。比如海軍的殲-15T重型艦載機,在掛載PL-17的情況下,飛行半徑依然可以達到800公里以上,搭配上導彈自己的350公里射程,足以對1150公里之外的空中目標進行攔截。此外,由于PL-17導彈的個頭不算太大,甚至可以在殲-35隱身戰(zhàn)斗機上掛載,雖然不一定可以塞進彈艙內部,但是也可以在翼下掛載多枚執(zhí)行高速攔截任務。
中國戰(zhàn)機已開始裝備霹靂-17
相比而言,美國的F/A-18E/F戰(zhàn)斗機在掛載AIM-174B導彈的情況下,只能對700公里外的空中目標進行攔截;作戰(zhàn)半徑更短的F-35C戰(zhàn)斗機在掛載該彈的情況下,別說隱身完全被破壞,就連攔截半徑也會下降到600公里以內了,完全居于下風。由此可見,美國著急搞出的這個AIM-174B導彈,實在是不怎么樣,在軍事領域,過于奇才的設計一般都是失敗的,不過美軍這也是迫不得已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