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趨于白熱化,恐將重塑全球貿易體系。據《人民日報》4月21日的報道,境外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打算對其他國家施壓,要求他們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對此,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此舉是在貿易領域推行“霸權政治”,是妥妥的“單邊霸凌”,中方希望全球各國“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犧牲中方利益與美方達成交易。
不得不承認,咱們還是低估了特朗普和他的狗頭軍師們,咱們原本以為,特朗普的關稅戰是為了抹平貿易赤字,同時實現美國的“再工業化”。因此,咱們在此前詳細論述了美元霸權與貿易赤字是“共生關系”,指出美國不可能同時維持美元霸權又實現貿易順差,“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同時咱們也比較了中美兩國的生產成本,指出就算部分產業鏈遷出中國,美國也不可能實現產業回歸。
最后咱們得出一個結論,也即特朗普的關稅戰“必敗無疑”,并擔心特朗普在“戰敗”之后帶領美國向右翼化轉變,引爆世界大戰。但沒有想到的是,特朗普遠比咱們估計的還要狡猾,他的關稅戰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壓根不是為了抹平貿易赤字,也不是為了美國的“再工業化”,而是為了迫使全球各國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他再要求其他國家對中國加征關稅,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從而建立“全球對華關稅聯盟”。
不得不說,這一招非常狡猾,非常陰險,但同時也非常高明,高端局果然不一樣。那么,特朗普的宏圖霸業會實現嗎?應該說,非常有難度。這是因為美國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但前20個對美順差國的順差總額,就占到了美國貿易赤字的95%以上,換言之,這20個國家賺走了美國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錢,是最有可能因為美國市場而選擇建立對華關稅壁壘的。
而這20個國家的進口總額(除中國外),只占全球的21%-24%,就算加上美國的進口總額,也只有全球的31%-37.5%,大約也就是1/3。換言之,就算對美順差前19國(除中國)加上美國全都對中國產品關上大門,還有2/3的世界市場對中國是敞開的,而這些國家和地區基本上不會加入美國的“對華關稅聯盟”,因為它們很難從美國市場賺到外匯,美國市場已經被瓜分完了,憑什么要為了美國而得罪中國?
所以,特朗普炮制的針對中國的“關稅長城”,“最多”也只能讓全球1/3的市場、1/10的國家對中國制造“說不”,而且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總有中國商品殺入他們的市場,包括美國。比如說,全球70%的醫藥中間體、50%的稀土加工品依賴中國供應,美國對中國醫藥加征25%的關稅后,就導致本國藥店藥品短缺率上升至32%。由此可見,特朗普不可能建立完全的“對華關稅聯盟”,而且這一聯盟注定會“四處漏風”。
當然,特朗普的“對華關稅壁壘”對中國還是有相當負面影響的,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國出口下降,下降幅度取決于美國“對華關稅聯盟”的數量和強度,如果對美順差前19國全都加入“對華關稅聯盟”,而且完全不進口中國產品,中國對外貿易可能損失50%,但正如前面所言,它們不可能完全擺脫對中國商品和產業鏈的依賴,因此綜合考慮可能會導致中國出口減少25%-30%左右。
另一方面,可能會促使中國增加國民收入,以提高內需水平,從而進一步“出口轉內銷”,確保經濟平穩發展。而民眾收入水平上漲,雖然可以擴大內需,但又會導致人力成本上升,為了減少生產成本,又會促使中國大規模提升工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此舉固然可能導致生產力的升級,也有可能導致更多人失業。
因此總的來說,特朗普的“對華關稅聯盟”一旦建立,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復雜而深遠的,甚至可能重塑全球貿易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