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可是有著軍神的稱呼,他的軍事才能得到不少人的認可與稱贊,劉鄧軍團就是劉伯承與鄧公一起創建的,這支部隊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讓對手都望而生畏。1955年劉伯承被授予了元帥,而他手底下的猛將也是相當出色,在戰場上表現出色,他們都分別是誰呢?
陳賡的名氣可是相當高的,不僅在我軍中廣為人知,就連對手也都對他佩服不已,尤其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陳賡,讓蔣介石都想要拉攏。陳賡不僅性格外向,幽默風趣,能力也是相當出色,在部隊里只要有他的存在,就能夠聽到歡聲笑語,所以不少人覺得他就是部隊里的開心果。
在國軍這邊也有一些人是陳賡的知己,而且眾人對他的能力最多的就是佩服。陳賡還非常的樂觀,不管自己身處于什么樣的狀態,都能夠積極應對,正是這種自信樂觀的態度,讓他在不少的戰斗中都能夠贏得勝利。
1933年陳賡因為腿傷去上海治療,可是組織中出現了叛徒,而他也很快就被國民黨的特務抓起來,蔣介石聽說后,就立刻來到了監獄想要勸說陳賡投靠自己,然而不管蔣介石怎么威逼利誘,陳賡都不為所動。
后來還是宋慶齡與蔣介石各種斡旋,才讓陳賡從監獄里逃生,在重新投入戰場上后,陳賡的表現依舊很出色,給國軍各種打擊,蔣介石都對其恨的牙癢癢,卻也沒有辦法,而解放戰爭的時候,國軍不少精兵強將都敗在了陳賡的手里,可是他們卻覺得理所應當,畢竟在學校里他們就自覺不如陳賡。
楊勇雖然沒有陳賡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可是他的軍事能力卻相當強,這也是因為楊勇在戰場上慢慢積累起來的作戰經驗,從而讓他由普通戰士成長為了出色的指戰員。另外楊勇還是會一些拳腳功夫的,這都是他父親傳授給楊勇的,這也讓他在戰場上變得非常英勇,同時是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楊勇每次上戰場都會沖在最前面,這也給其他戰士樹立榜樣,鼓舞眾人面對敵人勇往直前,只有敢沖,敢拼才能夠贏得勝利。不管戰場無情,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而楊勇這么英勇善戰,自然也就受了不少的傷。
一次作戰楊勇的口腔被子彈擊中,直接打掉了六顆牙齒,可是楊勇卻沒有退縮,忍痛繼續帶著部隊向前沖。雖然這些傷給他留下了不少的后遺癥,然而楊勇在傷好之后,依舊沖在戰場上的最前面。所以在戰爭年代,楊勇立下的戰功非常多,1955年他也被授予了上將。
陳錫聯出生在貧困家庭,從小他就沒有了父親,都是母親帶著他乞討生活下去的,這也讓他看清楚社會的黑暗,所以陳錫聯在加入紅軍后,在戰場上可是非常勇猛的,甚至還被人起了個外號,小鋼炮,這就看出他上了戰場是多么的英勇。
1935年陳錫聯就成為紅軍的師政委,而且當時陳錫聯才剛剛20歲,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拼來的,也是年輕有為的。在之后的戰斗中,陳錫聯的表現更加出色,也被劉伯承與鄧公器重。1955年,陳錫聯獲得上將軍銜。
秦基偉同陳賡有些像,就是愛玩,不過他在參加革命后,在戰場上可是非常強悍的,當時紅軍的武器裝備落后,他硬是用一把大刀消滅不少的敵人,從而獲得了秦大刀的稱號。在各個時期,秦基偉的表現相當出色,還曾在朝鮮戰場上指揮過上甘嶺的戰斗,打得敵人找不著北。李德生雖然戰績上沒有多出色,不過他指揮得戰斗,大多是用戰術贏得,可見他是一位善于動腦的將領,而且在建國后他的成就比較高,還擔任過副總理,這是毛主席對他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