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當地時間17日下午,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見了沙特國防大臣哈立德。哈立德向哈梅內伊轉達了沙特國王的信息。哈梅內伊表示,伊朗與沙特發展關系對兩國均有利,兩國可以優勢互補。哈梅內伊強調,兩國關系的拓展過程中也存在敵人,這些敵對動機必須被克服,伊朗已做好準備。哈梅內伊表示,地區兄弟國家之間合作、互相幫助比依賴別人要更好。哈立德對本次訪問伊朗感到滿意,并表示,本次訪問目的是擴大沙特與伊朗的關系和各領域合作。
哈梅內伊(資料圖)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4月12日和19日,美國與伊朗在第三國阿曼主持下先后就伊核問題舉行了兩輪會談。這是兩國自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進行的首次正式談判。在這一敏感時期,美國重要盟友沙特的國防大臣哈立德·薩勒曼親王4月17日訪問伊朗首都德黑蘭。這是自1999年時任沙特國防大臣蘇爾坦親王訪問德黑蘭后,時隔25年的一次歷史性訪問,也是沙伊雙邊關系的里程碑。在美伊核協議談判敏感時期,沙特踏入“是非之地”究竟意欲何為?
就在近日,伊朗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式,伊朗軍方對外展出了一系列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霍爾達德-15防空導彈、S300防空導彈、新型坦克和戰斗機、無人機等重武器都在閱兵式上亮相,將伊朗國防軍工發展的最新成果展現給伊朗全國百姓和以色列、美國等對手。就在閱兵式進行當中,伊朗總統發表了極其強硬的講話。佩澤希齊揚總統表示,過去幾十年前,伊朗的國防工業還沒辦法自給自足,但現在,伊朗的很多裝備已經實現國產化,性能不斷提升。
特朗普(資料圖)
自1997年沙特前國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在伊朗改革派總統穆罕默德·哈塔米任期內訪問德黑蘭以來,沙特高級王室成員再未踏足伊朗領土。2016年,沙特處決了一名什葉派教士,引發伊朗國內的強烈抗議,憤怒的示威者沖擊了沙特駐德黑蘭大使館,導致兩國斷交。此后,雙方在也門內戰等多條戰線上展開了曠日持久的代理人戰爭。去年10月,沙特與伊朗在阿曼灣舉行了首次聯合海軍演習,被外界解讀為兩國在緩和緊張局勢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沙特與伊朗的和解對中東乃至全球能源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作為歐佩克兩大產油國,兩國長期在產量政策上博弈,但此次訪問釋放出合作信號。國際能源署(IEA)預測,若兩國加強協調,2025年全球原油供應波動可能減少10%。此外,沙特正面臨油價跌至四年新低的財政壓力(WTI原油價格已跌破60美元/桶),而伊朗因制裁解除后原油出口激增,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或成為緩解沙特財政赤字的關鍵。
如今,隨著巴沙爾政權的垮臺、哈馬斯和真主黨遭重創,伊朗又從也門撤出了自己的軍事人員,回防國內,限制地區影響力的問題其實已經得到了解決。現在美伊談判的主要難點集中在核問題以及導彈問題上。不過4月25日,路透社在一篇獨家報道中提到:一名伊朗官員透露,現在他們認為,美伊談判的最大障礙并不是鈾濃縮問題,而是伊朗的導彈計劃。從這一點看的話,難道美國和伊朗在核問題上的立場達成了一致?
特朗普(資料圖)
對于位于大洋彼岸的美國而言,想要插手中東地區的事務需要一個跳板。顯然,沙特阿拉伯這些中東國家就在其中充當著跳板的角色。在當初的海灣戰爭爆發后,美國軍隊就開始在沙特內建立軍事基地,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彌補地緣政治帶來的不足。等到海灣戰爭徹底結束后,美國方面仍舊沒有撤出在沙特境內的美國軍隊,反而還隨著中東地區局勢的變化而不斷增加。美國之所以妄圖在中東局勢中橫插一腳,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和伊朗之間的復雜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