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消息顯示,多架B-2“幽靈”隱形轟炸機從美國密蘇里州基地飛抵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美國戰略司令部發言人強調,此次部署是五角大樓“威懾、偵測并在必要時挫敗針對美國及其盟國戰略攻擊”行動的重要部分。美軍此番大規模部署B2轟炸機,外界普遍分析認為,其主要目標是對也門胡塞武裝實施廣泛打擊。為準備此次軍事行動,美軍在過去數周內投入高達10億美元,如此巨額開支,既展現出美軍的戰略決心,也反映出此次軍事行動的復雜性和高成本。而且,B2轟炸機是美軍目前唯一能有效攻擊伊朗地下核設施的機型,這無疑讓地區局勢變得更加緊張。
B-2“幽靈”隱形轟炸機(資料圖)
與此同時,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宣稱,胡塞武裝通過導彈成功襲擊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和雅法南部的一處軍事目標。美國和伊朗這對老對手的關系就如緊繃的弦,海上小規模的打斗和摩擦從未間斷。特朗普執政時期,這種緊張關系愈發凸顯。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放話,稱伊朗若談不成核協議,將會面臨大麻煩。他表示自己給伊朗寫了信,看似愿意和伊朗好好談判,但同時又威脅伊朗,若談不攏就得承擔后果。實際上,特朗普這種做法并非首次。他首次擔任總統時,就對伊朗采取強硬態度,這使得伊朗國內經濟遭受重創,石油出口受阻,經濟發展陷入困境。
美國共和黨內的強硬派與以色列關系密切,這也使得美國對待伊朗的態度更加惡劣。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公開支持用軍事手段打擊伊朗核設施,而特朗普在談判前甚至打算讓以色列在可能的“軍事行動”中充當先鋒。美國這樣的舉動,一方面是為了迎合國內政治環境,另一方面也是給以色列提供“安全保證”。此外,美國通過公開施壓,將未來可能的軍事行動包裝成“無奈之舉”,試圖營造出“已努力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問題”的形象,以此獲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將伊朗塑造為“邪惡軸心”的核心角色,其言論充滿冷戰思維和單邊主義色彩。然而,他聲稱伊朗“接近核武器”的說法,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報告并不相符。報告雖指出伊朗濃縮鈾庫存超協議上限,但并未表明伊朗短期內具備核武能力。特朗普無視這一事實,刻意夸大伊朗威脅,為其升級對伊政策尋找借口。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特朗普政府極度不信任,明確表示“伊朗絕對不會和‘霸凌政府’談判” 。當地時間16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訪問俄羅斯,向俄總統傳達哈梅內伊的信息。阿拉格齊指出,在伊美核問題談判中,伊朗必須了解美國的真實想法。若美國提出建設性立場,伊朗希望就可能的協議框架進行談判;反之,雙方將繼續面臨立場矛盾和沖突。他強調,談判必須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氛圍下進行,強加立場不會有任何結果,伊朗將冷靜應對談判,不受外界壓力影響。
特朗普(資料圖)
如果美國和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最終和解,整個中東地區的局勢將發生重大變化。目前,中東抵抗美軍的主要勢力包括胡塞武裝、伊朗、黎巴嫩哈馬斯武裝,其中哈馬斯武裝和胡塞武裝的主要軍事援助都來自伊朗。一旦伊朗向美國低頭,胡塞武裝等抵抗力量也將受到嚴重影響。對于伊朗而言,向美國低頭并非緩解國內經濟緊張的有效辦法。相反,加大對胡塞武裝和哈馬斯武裝的援助力度,在未來的談判桌上或許能掌握更多籌碼。
其實向美國低頭對于伊朗當局而言并不是一個緩解國內經濟緊張有效的解決方案,就像現在的伊拉克在美軍占領后真的實現民主和自由了嗎?與其向美國低頭不如加大援助胡塞武裝和哈馬斯武裝的力度,這樣一來未來即使上了談判桌也能有更多的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