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海聚春申 職引心路”——歸國留學人員服務青年創新創業主題活動在大零號灣科創大廈舉行。活動發布了“海聚春申”工作品牌,這是上海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閔行實踐鍛煉基地的創新舉措,后續相關活動也將融入閔行區集中資源打造的“閔而好才·海創WE來”人才工作品牌之中,通過發揮智囊團成員的專業優勢,持續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
5年前,上海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閔行實踐鍛煉基地揭牌成立。此后,閔行基地不斷完善制度機制、持續提升能級、積極創新實踐,成為統一戰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平臺和抓手。
“‘海聚春申’這個名字能清晰、精準、全面地表達赤子歸航,植根閔行這片熱土的想法。”伊爾庚(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莉表示,作為智囊團成員之一,除了建言獻策,后面還要跟具體企業對接,賦能企業發展。
“海聚春申”首批33位智囊團成員代表被授予聘書。該智囊團包含來自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高管。據介紹,后續,智囊團成員將參與到閔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專業所長和行業優勢,提供各方面支持。通過這一舉措,上海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閔行實踐鍛煉基地的影響力將持續擴大,吸引更多海歸人才了解閔行、選擇閔行、扎根閔行,共同譜寫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濤目前正在上海大零號灣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掛職。作為首批智囊團成員之一,他表示:“在大零號灣工作的這段時間,我發現這里的許多企業需要市場資金注入。因為自己原來的工作就是和投資機構接觸,接下來,我將盡自己所能,幫助這些企業對接優質投資資源,搭建資本橋梁。”
現場,閔行區科委和孵化器企業分別介紹了大零號灣科創政策和“一公里孵化器”服務創新創業情況。此外,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永恒力叉車(上海)有限公司的三位代表,分別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心理健康引導與人力資源管理,為觀眾帶來一場多維度、跨領域的精彩分享。
在圓桌論壇環節,來自華東師范大學專家、企業家以及華東師范大學、上海電機學院和上海閔行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代表,圍繞“促進閔行區高校學生就業、創業,大學生就業心理”等方面開展討論與分享。
來自埃及的留學生倪浩然已在中國學習生活了14年。去年從華東師范大學畢業后,他毅然踏上了創業征程。在活動現場,這位年輕創業者分享了他的創業項目:“我專注于中國企業的出海服務,特別是中東市場對接,重點覆蓋沙特、埃及、阿聯酋等國家,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護航服務。”
“海聚春申”是上海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閔行實踐鍛煉基地掛職干部積極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該工作品牌由第五批掛職干部首發,后續將由一批批掛友接力傳承。下一步,區委統戰部將持續支持實踐鍛煉基地做好品牌建設,為閔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繼華出席活動。
記者:劉成榮
供稿:區委統戰部
視頻:徐瑋 湯洪魁 魏天浩
初審:岳順順
復審:戎長春
終審:王婷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