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新政對于跨境電商平臺的影響開始顯現。4月18日,全球快時尚電商巨頭SHEIN和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相繼發布官方公告,宣布因全球貿易規則和關稅政策變化,將于4月25日起對平臺商品進行價格調整。
出品 | 網經社
撰稿 | 山月
審稿 | 云馬
配圖 | 網經社圖庫
【摘要】
一、政策背景:特朗普關稅新政沖擊跨境電商
二、關稅壓力倒逼定價權重構
三、構建多方協作共擔關稅成本
四、低價競爭終結驅動行業價值升級
結語
一、政策背景:特朗普關稅新政沖擊跨境電商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服務創新研究院院長鄭吉昌教授指出,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借助美國小額免稅政策快速擴張,2023年免稅包裹數量達13.6億件,較2015年增長600%,引發美國政府對稅收漏洞和貿易失衡的關注。
2025年,美國進一步收緊針對跨境電商的稅收政策,直接沖擊Temu、Shein等中國電商平臺的運營模式。年初生效的《美國最低限度規則修訂案》取消了對中國直郵商品的800美元免稅門檻,要求所有進口商品按標準稅率繳納關稅。同時,美國海關啟動"原產地合規強化計劃",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包裹實施更嚴格的查驗,導致清關時間延長,物流成本上升約20%。
這一政策調整源于美國政府2025年貿易戰略的核心目標——減少對中國低價商品的依賴,并保護本土零售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2月發布的年度評估中明確指出,將重點打擊"利用免稅政策進行不公平競爭"的跨境電商平臺。財政部數據顯示,新規實施后,中國電商企業平均關稅成本增加15%-25%。
作為應對,Temu在4月大幅縮減營銷開支,Meta平臺廣告投放減少31%,并全面退出Google購物廣告。Shein則優化了供應鏈,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土耳其和巴西等享有美國關稅優惠的國家。兩家平臺均宣布自4月25日起上調商品售價,漲幅在5%-15%不等。
金十數據數據顯示,Shein在美國大部分價格上漲發生在上周五,不同品類的漲幅差異顯著。美容與健康類前100款暢銷商品的平均價格較上周四上漲了51%,其中多款商品的價格翻倍。家居、廚房用品及玩具類商品的平均漲幅超過30%,其中一套10件裝廚房毛巾的價格暴漲了377%。女士服裝的價格則上漲了8%。
二、關稅壓力倒逼定價權重構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副秘書長高長春表示:漲價是應對美國關稅懸浮的直接反應。這些平臺基本都沒有公布具體漲幅,仍然在等待關稅落地。而消費者可能會對價格上漲敏感,短期內訂單量減少是可預見的。平臺的政策漲價其實還有一個方面也是在給平臺上的賣家提供信心的支持和來源。但考慮到這些平臺在美國市場的“性價比”優勢,仍然明顯,長期來看,這種影響也是有限的。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市新東方工貿CEO朱秋誠認為,平臺的漲價對于一些低端,非必須品的商品的銷售量必然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美國經濟低迷,消費力下降關稅目前已經對于電商平臺的銷售產生了直接的影響,部分品類銷售量已經明顯下降。
深圳拓撲CEO盧聰表示, 不管是Shein、 Temu 還是獨立站亞馬遜賣家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當Shein跟Temu 這種號稱行業低價卷王的平臺開始漲價之后,對于其他的亞馬遜獨立站、阿里速賣通的賣家都具備了更好的漲價空間跟機會。在調價的同時就意味著大家可以對我們的價格具有重新的定價權。
三、構建多方協作共擔關稅成本
高長春表示,首先,關稅的增加確實會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但如果所有的關稅成本都轉嫁給消費者,那么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就會增加,勢必影響他們的購買力和生活質量,同時也影響著市場。市場和消費者是雙向選擇的。其次,作為賣家也有責任去吸收一部分關稅成本。我們可以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降低其他成本、優化供應鏈等方式來減輕關稅帶來的影響。有時候分擔也是一種助力,市場才會活躍。最后,我認為關稅問題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解決。消費者、企業、政府和行業協會都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共同應對關稅帶來的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公平合理的關稅分擔,保護各方的利益。
盧聰則表示,當我們在漲價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關稅的費用最終是以價格傳導的方式來轉移到美國消費者的身上。這個是我們最樂意看到的,因為如果說這個成本一直在中國賣家這邊,大家是選擇性的把這個關稅自己去承擔。那我們最終就會沒有利潤甚至虧損,但是如果說這個價格最終通過漲價的方式傳導到消費者。那就是美國消費者來為這個關稅買單,這樣一定程度上會讓美國在考慮這個關稅的利弊的時候,他會有所收斂。
四、低價競爭終結驅動行業價值升級
朱秋誠認為,跨境電商平臺的競爭已然進入下半場,首先鋪貨模式會終結,海外倉模式成為核心模式,同時運營端要做精品做專,品牌化成為跨境電商的必須。提供情緒價值,定制化,個性化的產品會受到歡迎。商家核心關注產品的差異化和不可替代性。要在品質,品牌,技術專利,體驗,差異化做精做專。中國跨境電商會從低價競爭到價值出海。核心要提高產業鏈層級追求的價值出海吸引用戶,留住用戶。
朱秋誠進而表示,目前國家大張旗鼓的反對“內卷”,平臺經濟首當其沖。我們一直認為“低價格”模式不是出路,而是死路。漲價標志著低價模式徹底終結,這其實長遠看對于中國制造的未來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情。平臺趨勢來說,也應該從單一美國市場,發走到多市場,多渠道發展。品牌應該從流量端,營銷端,引導商家走品質和品牌,差異化道路。外貿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才是王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實戰專家委員會專家王與劍表示,SHEIN 和 TEMU 在漲價聲明發布后,美國市場立即呈現 “末日搶購” 景象,充分證明了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強烈需求。此次 SHEIN 和 TEMU 的漲價,極有可能促使行業競爭從單純的價格競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但并不意味著低價競爭模式的終結。
王與劍認為,平臺可以從供應鏈優化、差異化定價策略、品牌與品類升級、技術賦能、合規與本地化、通過海外倉/本地化運營提升供應鏈韌性以及市場多元化布局構建新的競爭優勢。
據網經社企業庫顯示,出口跨境電商玩家有:1)B2B類:阿里巴巴國際站、環球資源、中國制造網、敦煌網、大龍網、拓拉思、大健云倉、全球貿易通;2)B2C類(平臺):亞馬遜全球開店、eBay、Temu、TikTok、全球速賣通、SHEIN、Shopee、Lazada;3)B2C類(賣家):安克創新、致歐科技、賽維時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語、蘭亭集勢、三態股份、遨森電商、跨境通、有棵樹等。
高長春認為,漲價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漲價意味著競爭力減弱,也有在美國市場份額縮小的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在保持競爭力和覆蓋成本之間找到平衡。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的競爭力是極強的,且帶有深刻的不可復制性。在材料上或許有所替代,但更深層的邏輯在于全球供應鏈的剛性需求,中國在這方面的供應鏈配套可以說遠超所有國家,在關稅的重壓之下仍舊有明顯優勢,這是難以復制且無可替代的。
結語
跨境電商行業正在經歷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轉型。關稅壓力下的漲價潮僅僅是行業調整的開始,未來的競爭將更加聚焦于供應鏈韌性、合規能力和技術創新。只有那些能夠快速適應新貿易環境的企業,才能在下半場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針對本次中美貿易戰,作為“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副秘書長、“絲路電商產教融合國際共同體”創始單位——網經社獨家策劃了“中美關稅‘大戰’跨境電商如何應對?網經社大型策劃報道全景式分析”,并重磅發布了《“中美關稅大戰”對跨境電商影響與對策報告》(完整版75頁)。
另外,網經社還進行了“聚力同行,共克時艱:跨境電商應對中美貿易在行動”主題策劃,邀請全國跨境電商平臺、賣家、服務商、協會等表態度與講對策。此外重磅推出“出口轉內銷”解決方案,六大計劃幫扶中國外貿企業“明道、取勢、優術、合眾、踐行、護航”,并將聯動全國各大跨境電商協會,扶持外貿企業。
【小貼士】
網經社深耕數字經濟行業18年,長期關注跨境電商,旗下跨境電商臺服務的客戶:亞馬遜、eBay、SHEIN、行云集團、跨境通、卓志、大健云倉、大龍網、敦煌網、遞四方、至美通、考拉海購、Temu、菜鳥網絡、百事泰、思億歐、海航集團、阿里國際等。
網經社跨境電商臺是專業跨境電商門戶,關注出口跨境電商、進口跨境電商、跨境電商服務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術、跨境營銷等)、跨境政策、跨境園區等,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供應鏈融資、營銷、培訓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