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隱身戰機的拉高升限,代表了該戰機能夠快速躲避雷達偵測區域的能力,F22的最大升限為2萬米,蘇57最大1.9萬米,中國的殲-20戰機最大升限能達到多少米?
我國的殲-20五代隱身戰機,為中國空軍提供了充足的底氣,它攜帶4枚霹靂15型空空導彈,和2枚霹靂10型導彈時,依然能保持19500米的升限能力,因此判斷殲-20的最大升限,會超過2萬米,至少達標2萬米是沒有問題的。
可見中國的五代隱身戰斗機,綜合實力強大,在應對突發的戰況時,依然有著非常強悍的實力。殲-20能夠在垂直方向的快速拉升表現,達到非常出色的升高,同時能擴大作戰覆蓋范圍,在更大的空間面積發揮自己的偵察,攻擊,攔截和對敵人目標進行突襲的作用。
在快速突防和提高生存能力時,殲-20的表現將會有更好的升限穩定能力,無論是劇烈調整機位還是頻繁變換飛行高度,對于殲-20來說都能精準達到預期。這也意味著殲-20的生存率更高,能夠自衛保障安全的實力更強,同時能夠利用敵人的防空視野盲區,降低被偵察鎖定的概率,從而能更快速離開危險的區域,實現戰場的主動掌控。
在實際作戰時,和敵人戰機遭遇后,如果能夠快速拉升飛機的高度,可以凌駕于敵人戰機之上,獲得更好的俯沖優勢,從高空對敵人形成偵查、鎖定和打擊視野的多重優勢,從而能快速采取打擊方案,判斷在何時更合適發動攻勢,或者發現情況不對,可以迅速撤離,改變機位脫離當下的作戰場景。這些都需要戰機的升高限制能力,做出更好的支持。
攜帶打擊威力巨大的武器時,對空中飛行器,對陸地的固定目標,進行發射打擊,要拉升到一定高度才能更精準發射,此時更需要拉高能力配合。因此對提高作戰效能,起到更好的幫助。
我國的殲-20最快速度能達到每小時2.5馬赫,快速攔截和打擊敵人,以及瞬間拉高到2萬米的爆發力,都是經得起考驗,根本不需要擔憂。
美國的F22被西方媒體吹噓得天花亂墜,但是F22的升高能力,卻被很多網友質疑,認為此前有一次關于中國氣象氣球因為風向原因,飄到美國境內,當時飛行高度為18000米左右,但是美國派遣的F22想要用導彈打擊氣象氣球時,最終的表現卻讓很多網友意外,認為F22升高能力達不到2萬米的高度。F22使用的F119-P-W-100型渦扇發動機,具有強勁的動力,出色的布局,積累了豐富的先進戰機的建造經驗,但是美國的五代戰機,接近2萬米的高空基準線,在高空表現中可能存在不穩定的情況。
美國設計F22的升限時,重要應用到遠程攔截等任務,用升限優勢,達到高空發現來襲的低空位的戰機,在遠距離的時候,就搶先占據了有利的位置,便于更好的發動攻勢或者逃脫。現代的防空系統實際上在對低空目標鎖定和打擊時,會有一定范圍的盲區存在,F22也設計使用升限優勢克服這些問題,從而達到更主動從高空俯沖的威力目的。
總體來看F22拉升限度達到19000米應該還是可能,但是具體的表現如何,還需要更真實的數據證明,畢竟西方媒體和美國一樣,都是習慣發表加工后的數據,因此對F22的真實升限還是需要保留觀望的態度。
俄羅斯的蘇57升高能力如何?蘇57號稱能達到18000米的升限,這也是俄羅斯研發成功的首款五代戰機,雖然西方不承認這款戰機為五代技術。
但是對于俄羅斯來說,攻克復雜的航電技術,使用喜馬拉雅電子系統,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電子探測和電子戰能力方面,都較好表現,是俄羅斯完成的首款隱身戰機,最大速度能達到2馬赫,安裝兩臺AL-41F-117S渦扇發動機,具有推力矢量控制能力,在低速和大迎角狀態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機動能力,不愧為戰斗民族的戰斗機。
雖然在升限方面,1.8萬米的參數似乎看上去要略遜色于F22,而網友的觀點則認為,實際上在實戰中,也許蘇57的真實表現,不會比F22更差,因為俄羅斯的戰斗機技術,是傳承自蘇聯軍工,對于打造結實耐用的戰斗機,一直有著良好的傳承。
我國的殲20和美俄兩個軍事強國相比,都追趕上來沒有落后,也是非常厲害。未來殲20如果實現升級,將會有更加強悍的綜合表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