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虎嗅汽車組
作者丨肖漫
頭圖丨視覺中國
從品牌發布到 IPO,極氪用了 37 個月的時間;從上市到計劃退市,用時不到 12 個月。
5月7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宣布,計劃收購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氪”) 已發行全部股份,建議購買價為每股極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5.66美元。
吉利汽車目前持有極氪約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極氪將與吉利汽車實現完全合并,極氪將成為吉利汽車的全資附屬公司,實現私有化并于紐交所退市。
極氪退市,回歸吉利,是落實“一個吉利”的戰略需要,也是幫極氪輸血的關鍵。
“一個吉利”勢在必行
收購極氪,是吉利戰略整合動作的延續。
對于吉利汽車收購極氪的舉措,吉利解釋稱是“進一步落實《臺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協同的重要步驟”,能夠推動內部資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協同,杜絕重復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自《臺州宣言》發布后,吉利已經進行了多項業務整合的調整,2024年11月調整優化了極氪、領克的股權結構——極氪斥資90億元收購領克50%股權、極氪出資3.67億元認購領克新增注冊資本,領克成為極氪非全資附屬公司。股權交割僅用時三個月,今年2月,極氪科技集團宣告成立,形成了“極氪向上,領克向寬”的業務定位劃分。
此次計劃收購極氪,更是進一步推動極氪科技集團進一步向吉利這一中心聚攏,深化“一個吉利”戰略聚焦打法。
此次整合更側重于業務層的聚焦,在技術層面,“一個吉利”已經十分明顯。今年3月,吉利宣布將全品牌線智駕方案統一為“千里浩瀚”系統,統一了智駕方案和技術路線。
吉利已經嘗到整合的優勢和甜頭。安聰慧曾表示,領克和極氪品牌合并之后,研發投入預計將減少10%-20%,供應鏈成本因規模化效應而下降5%-8%,產能利用率提升3%-5%。
幫極氪輸血
極氪計劃從美股退市,背后還有著頗為現實的考慮。
一位市場分析師告訴虎嗅汽車:“極氪缺錢,目前市值較低且流動性差,難以進一步攤薄融資,吉利將其私有化,極氪才有子彈繼續應對市場競爭。”
極氪一直深陷于虧損的漩渦當中。從2021到2024年,極氪的凈虧損分別為45.14億元、76.55億元、82.64億元、57.9億元,累計已經到了 262.23 億元。
為了融資維持經營,極氪上市時估值幾乎打了對折——上市前一輪極氪的估值已經達到 130 億美元,而IPO 時市值只有 52 億美元,縮水近 60% 。
極氪的股東不愿在折價 60% 的情況下出售太多股份,這導致在上市時,極氪能夠發行的流通股有限,沒有融到足夠多的錢。極氪原本計劃融資 10 億美元,但最終只融到不到 5 億美元。
上市后,極氪市值也沒有漲回 A 輪融資時的水平,這意味著,極氪如果要繼續融資,極氪的股東就必須接受折價。
這個局面的解法只有兩個,一個是讓極氪的市值漲到股東能賺錢的價格,二是吉利出錢私有化,吉利選擇了后者,能夠更快為極氪輸血。
在“極氪汽車+領克汽車”雙品牌戰略下,極氪需要加大投入。按照規劃,領克今年將推出 2 款全新車型(其中一款為大六座 SUV 領克900),極氪將推出 3 款全新車型,分別在今年第二、三、四季度推向市場。其中,二季度發布豪華獵裝旅行車 007GT,三季度發布全尺寸旗艦 SUV ,四季度發布大型豪華 SUV。
海外市場同樣處在擴張階段,領克和極氪計劃在海外累計落成超 200 家門店,領克08 EM-P和極氪首款“800伏全球車”極氪7X將正式在海外推出。
極氪科技集團今年計劃賣出71萬輛車,要實現這一目標,這些舉措和投入都是必要條件,但面對不斷的虧損以及資本市場融資的困境,極氪只有回歸吉利的體系內,才有足夠的子彈應對市場競爭。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23565.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