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關注,右上菜單欄···鍵,設為星標
4月28日,2025年“中國航天日”青浦區分會場活動在青浦區東航技術應用研發中心舉行,以“青天攬星河 浦江共逐夢”為主題,聚焦商業航天、空間信息與低空經濟融合創新,匯聚政企學研各界代表,共繪長三角低空經濟發展新圖景。
活動中,四個標志性項目集中簽約。“一電航空生產制造基地項目”聚焦無人機系統、飛行汽車研發制造,打造低空產業鏈核心環節;“海鋒水陸兩棲飛機生產制造基地項目”引入國際知名Seabee水陸兩棲飛機技術,填補國內高端通航飛機市場空白;“虹橋國際低空經濟產業園(青浦園)”由山河景(上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推動低空經濟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天巡者空天飛艇研發生產項目”曾承擔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重大專項、臨近空間6G通信驗證平臺建設等,覆蓋指揮通信、6G通信、環境監測等多元場景。
新民晚報記者獲悉,青浦區正以國家戰略為引領,構建“3+3+3”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作為百億級產業集群,青浦將加快研究低空經濟專項扶持政策,深化與高校合作,構建“場景+技術+人才”的融合創新生態,打造涵蓋整機研制、零部件制造、場景應用、保障服務等環節的全鏈條產業生態,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
依托“雙軌交”交通網絡、2000畝儲備用地及“AI+低空經濟”產業賽道,青浦正打造低空智造核心承載區。青浦工業園區副總經理李軍介紹,園區已集聚了普惠發動機、東航技術應用研發中心、法荷航空等龍頭企業。未來,園區將立足園區化工新材料優勢,聯動新能源產業,重點引進碳纖維復合材料及輕量化合金、固態電池、高精度導航芯片等相關企業;聚焦航空部件制造與維修、衛星裝備細分賽道,推動航空及低空產業鏈升級;借助北斗導航等相關產業基礎,引進工業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打造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高地。
根據《青浦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青浦將重點推進以下任務:
領軍企業壯大。建設“1+4”低空經濟特色產業園。引育5家領軍企業,引導50個低空產業鏈項目落地,低空經濟上下游產業鏈累計投資超60億元。
產業能級躍升。重點構建以低空研發、制造、測試產業和總部經濟產業為核心,以低空飛行產業和低空保障產業為支撐,以低空創新服務業和低空文旅商貿業為特色的產業格局,產業規模達200億元以上。
基礎設施完善。網格化布局50個以上分布式起降場、起降點等起降設施,開通跨省域航線,構建安全高效、互聯互通的地面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全國低空省際通航城市。
應用場景拓展。實現物流運輸、應急救援、載人交通、低空文旅、智慧城市等新興領域的“100+”低空飛行服務應用,形成可持續商業模式。
創新能力提升。新增市級及以上創新平臺5家,配套低空飛行服務綜合保障,通過“青峰”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設立區級創投基金助力企業成長。
隨著低空產業從“政策布局”邁向“場景深耕”,青浦正以“北斗智聯”為基、“低空網絡”為脈,在長三角一體化版圖上構建“低空走廊”,通過打造工業級無人機研發制造基地、布局分布式起降場網絡、拓展低空物流與智慧城市應用、為低空經濟產業升級與數字城市建設提供“青浦范式”。
本文作者:新民晚報 陳佳琳
聲 明:原創文章,歡迎聯系獲取轉載授權,并注明來源飛行邦;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更正或刪除。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本平臺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