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以“最高統帥”的身份下達命令,要求前線俄軍在9天之后,停止一切軍事行動。
據悉,此次俄軍的單方面停火,將由5月8日持續到10日,以配合5月9日的勝利日紀念活動。
【普京要求俄軍在5月8日至10日實施為期3天的全面停火】
每年5月9日的勝利日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今年更是適逢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俄羅斯政府將舉辦多種盛大的紀念活動。
克里姆林宮表示,俄方認為烏方也應該在這3天內實施停火。
若烏軍拒絕停火,那么俄軍將予以“適當有效的回應”。
對于俄方的停火提議,烏克蘭外長瑟比加表示,基輔準備支持一項“持久且全面”的停火。若普京政府真正希望和平,就應該立即全面停火,而不是繼續等到5月8日。
【瑟比加表示,基輔準備支持一項“持久且全面”的停火】
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則指出,特朗普總統希望俄烏實現“永久停火”,而不是暫時性的。
她強調,特朗普正在對俄烏逐漸失去耐心,并感到失望,雙方需要盡快重返談判桌,結束這場戰爭。
其實烏克蘭外長說得不無道理:若真心希望停火,何必非要等到某個日子?而且為什么是停火3天,而不是一周或者更長時間?
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論是之前的復活節停火30小時,還是這次的勝利日停火3天,本質都是一樣的,往好聽說是“釋放信號”,表明俄羅斯仍然對和平感興趣;往難聽說,就是盡可能搪塞特朗普,為前線戰場拖時間。
而這種戰術之所以能屢次奏效,原因在于特朗普。
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沒有明確的解決路線方案,而這就導致他現在像一個左右搖擺的“擺錘”:烏克蘭表現好一點,他就指責俄羅斯;俄羅斯表現好一點,他就指責烏克蘭。
【在俄烏問題上,特朗普沒有明確的解決路線方案】
2月份中旬,普京和特朗普通話,美俄外交團隊在沙特重啟接觸,另一邊,美烏圍繞礦產協議來回拉扯。
而這個時候恰恰也是特朗普批評澤連斯基最狠的時候,并最終以在白宮的一場爭吵而結束。
進入3月,形勢發生了逆轉。過去一個月的進展,讓特朗普天真地以為俄烏停火近在咫尺,并連續向俄羅斯拋出了“全面停火30天”和“海上永久停火”的提議。
對此,普京政府一邊表示“支持停火”,另一邊卻提出了諸多前提條件,事實上拒絕了美國的提議。
關于“全面停火30天”,普京提出,這種停火必須帶來“長久的和平”,并消除“引發烏克蘭危機的根源”。
【特朗普向俄羅斯拋出“全面停火30天”和“海上永久停火”】
而關于“海上停火”(黑海停火),俄方則提出,美國必須先解除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包括讓俄羅斯銀行重返SWIFT國際貨幣結算系統。
最終在反復的談判下,俄烏最終只達成了一項停火,即“30天互不襲擊能源基礎設施”,而且實際上雙方后來根本就沒有履行這一停火。
這無疑與特朗普的期望相差甚遠,而他認為問題出在俄羅斯身上。3月底,他開始將矛頭對準俄羅斯,指責克里姆林宮故意“拖延時間”,強調自己“已經沒有多少耐心了”。
4月,劇情再度反轉。普京主動在復活節宣布停火30小時,另一邊,澤連斯基態度堅決地拒絕了美方關于放棄克里米亞的提議。
澤連斯基的拒絕,加上礦產協議的談判進展緩慢,讓特朗普感到生氣。他指責澤連斯基的“煽動性言論”阻礙了俄烏沖突的解決,聲稱“俄羅斯沒有占領整個烏克蘭已經是巨大的讓步”。
【每年5月9日的勝利日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特朗普威脅道,如果關于俄烏停火的談判無法在短期內取得進展,美國將退出斡旋。4月20日當天,他呼吁俄烏在一周內就結束沖突達成協議。
一周時間過去了,俄烏并沒有達成協議,但特朗普似乎也將這番表態拋諸腦后了。上周六,他與澤連斯基在梵蒂岡會面,在英國、法國領導人的調解下,兩人進行了15分鐘的談話。
而在這場談話過后,特朗普又開始炮轟普京。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批評俄羅斯向平民區發射導彈,并補充說,此舉讓他感覺“普京根本不想停火,只是在敷衍”。
特朗普對俄羅斯發出了威脅警告,他表示,如果普京政府不能盡快實現停火,他可能將對俄羅斯采取更多的金融制裁或“二級制裁”。
而就在特朗普發聲后不久,普京便宣布了勝利日的3天停火。克里姆林宮在聲明中強調“俄方再次宣布愿意進行無先決條件的和談,以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與國際伙伴進行建設性互動。”
如果按照特朗普之前的說法,現在美國早就應該退出斡旋了,但現在他們似乎又不想這么毫無成果地直接退出。
戰爭結束前路漫漫,俄羅斯越這么拖下去,越尷尬的其實就是輕易許下承諾的特朗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