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24日,韓國檢方以受賄嫌疑起訴前總統文在寅。今年3月,韓國檢方以涉嫌受賄指控傳喚前總統文在寅。同月25日,全州地方檢察廳曾表示,某社會團體去年針對文在寅女兒文多惠向首爾鐘路警察署提交檢舉書,該案上月底被移交至檢方。據悉,檢舉書指控文多惠的前夫徐某受到關照,擔任泰國易斯達航空高管。此后文多惠同徐某旅居海外期間從航空公司直接獲取了經濟利益,可被視為有關方向文在寅進行行賄。
據報道,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在會見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時就自己涉嫌受賄被檢方起訴一事表達立場。文在寅表示,韓國檢察機關“正在變得政治化并濫用權力”,他被起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表示,這是“荒唐無稽的起訴”,是“對尹錫悅被彈劾的報復性起訴”。據韓聯社等媒體報道,檢察機關還以涉嫌賄賂和瀆職為由對易斯達航空公司創始人、前國會議員李相稷提起訴訟,同時表示對文在寅女兒文多惠和前女婿徐某暫不起訴。
其實,文在寅的核心問題出在前女婿徐某身上。2018年,時任總統的文在寅提拔共同民主黨議員李相稷擔任“中小風險企業振興公團”理事長。短短4個月后,李相稷控制的泰國易斯達航空就高薪聘請毫無航空業經驗的徐某擔任高管,支付其2.17億韓元(約111萬元人民幣)酬勞,甚至安排員工協助徐某全家移居泰國。檢方認為,這是典型的“權力交易”:李相稷的理事長職位是文在寅給的“好處”,而徐某的高薪職位則是李相稷的“回禮”。
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資料圖)
就在文在寅被起訴的關鍵時期,韓國罕見公開拒絕在中美戰略夾縫中“選邊站隊”。據報道,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表示,域內沒有任何國家愿在美中之間做出二選一的抉擇,也沒有國家希望看到美中戰略競爭演變為“零和博弈”。韓國對華接觸在多個層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報道稱,趙兌烈表示,韓方外交政策優先定位于牢固的韓美同盟,中方對此沒有提出異議。韓方對華接觸也契合“防止21世紀強國之間戰爭”這一目標。
就韓中關系方面,趙兌烈表示:中韓兩國間存在著諸多分歧,但韓國政府將會“開誠布公”地闡明立場,并和中國方面進行溝通。此前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妄圖以關稅手段脅迫他國限制對華經貿合作,在國際上形成“孤立中國”的局面。但日本、越南、歐盟等多方都已經與中國進行了進一步的接觸和協商,甚至明確表示可以與中國“達成協議”、“擴大雙方的貿易和投資關系”。趙兌烈的表態意味著韓國也不支持特朗普政府“孤立中國”的策略。
當趙兌烈在峨山全會上反復強調"防止21世紀強國戰爭"時,會場大屏幕正循環播放著韓國進出口數據:中國連續18年蟬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突破3600億美元,占韓國GDP的18%。 半導體出口量的60%、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的75%都流向中國,這串數字讓"對華接觸符合美國利益"的論斷顯得格外耐人尋味。但轉頭看向美國前副國務卿坎貝爾。 這位曾主導"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外交官,剛在演講中要求韓國"深度參與美國核決策"。
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資料圖)
可以說,國際風向整個都變了,美國倒行逆施,將自己逼到了國際貿易的對立面,而中方帶頭反制,捍衛主權尊嚴的做法,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和支持。這個時候,韓國自然也很識時務了,在中美二選一這個抉擇面前,作出了第三種選擇,那就是既跟美國保持聯系,也同中國深化合作,更加注重自身實際利益。這其實是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選擇和想法。正如中方一貫強調的那樣,發展并不是某一個國家的特權,而是世界各國廣泛擁有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