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援引韓聯社報道,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表示,域內沒有任何國家愿在美中之間做出二選一的抉擇,也沒有國家希望看到美中戰略競爭演變為“零和博弈”。韓國對華接觸在多個層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報道稱,趙兌烈當天在出席韓國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主辦的2025峨山全會時表示,韓方外交政策優先定位于牢固的韓美同盟,中方對此沒有提出異議。韓方對華接觸也契合“防止21世紀強國之間戰爭”這一目標。
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資料圖)
趙兌烈還表示“韓國對華接觸在多個層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趙兌烈的這一番表態,屬于是把兩碗水都給端平了先是強調沒有任何國家愿意在中美之間作出二選一的抉擇。這是在強調中美對于韓國來說都非常重要。韓國表態的這么晚,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韓國的國內政治環境不安定。尹錫悅被彈劾一事就讓韓國上下一片混亂。而發表不支持特朗普的言論,也是基于韓國目前的現狀而考慮的。目前韓國大選正在激烈的進行。
這話聽起來有點矛盾——美國不是一直逼盟友和中國“脫鉤”嗎? 但仔細一想,韓國這招其實是“夾縫求生”。韓國經濟嚴重依賴出口,中國連續19年都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 2023年韓國對華出口額超過1300億美元,半導體、汽車零部件、化妝品全指著中國市場養活。 但尹錫悅政府去年跟著美國搞芯片禁運,直接導致韓國半導體出口暴跌40%,三星、SK海力士急得跳腳。
韓國能有今天的成就,和美國的科技轉移脫不開關系,現在韓國被美國列為了“敏感國家”,韓國無法再享受美國的科技共享,其發展上限將被徹底鎖死。韓國始終想不通,自己作為美國在東亞的忠實盟友,美國怎么忍心這樣防范韓國呢?更何況自尹錫悅上任以來韓國實行的也一直是倒向美國的政策,絕無二心啊!更糟心的是,美國早在今年一月的時候,就決定把韓國列為“敏感國家”了,而韓國對此根本不知情,他們還是從非官方的“小道消息”上,才知道自己被老大美國記恨上了。
韓國半導體(資料圖)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在會見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時就自己涉嫌受賄被檢方起訴一事表達立場。文在寅表示,韓國檢察機關“正在變得政治化并濫用權力”,他被起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韓國全州地方檢察廳4月24日以涉嫌收受賄賂為由對文在寅提起訴訟。全州地方檢察廳此前對文在寅前女婿徐某受到特殊關照、擔任易斯達航空公司高管以及文在寅女兒和徐某旅居泰國期間從該航空公司獲取利益等展開調查,并于今年3月傳喚文在寅接受相關調查。
有分析指出,除了這起涉受賄案,文在寅身上其實還背著“太陽能項目舞弊案”等四個后果更嚴重的案件,但幾年的調查下來,文在寅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足以說明這位韓國前總統,并不缺乏應對起訴的經驗跟底氣。再加上文在寅任內進行過司法改革,將部分偵查權移交給了韓國警察機關,這增加了司法系統內部的權力制衡,也讓司法部門沒那么容易淪為政治博弈的工具。
文在寅(資料圖)
再往深處看,“清算文化”背后其實是韓國政治體制本身存在的一些結構性毛病。總統的權力過大,缺少足夠有效的制衡力量,這使得權力容易被濫用,也為后來的政治報復提供了方便。同時,那些大財閥集團和政治圈子聯系太過緊密,形成了一種互相依存的關系。這既是腐敗容易滋生的地方,也讓政治斗爭更容易牽扯到經濟利益,使得清算行為更加復雜,更難根除。所以,圍繞文在寅的這場官司,考慮到韓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分量,它的政局變動也可能觸動整個區域的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