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婁山中學團委與長寧區檔案局團支部聯合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校地青年團課聯學活動。活動以“共學共研同頻共振,薪火相傳青春向黨”為主題,通過校史尋訪、知識競答、微團課分享等形式,讓紅色教育真正“活”起來,引導青年團員在沉浸式學習中感悟初心使命。
活動伊始,在志愿講解員帶領下,全體人員一起漫步校園,交流學校六十載發展歷程。入團積極分子陳逸蔓為大家講解著婁山校園的現代發展,讓大家深刻感悟“婁山精神”的薪火傳承,體會學校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奮斗足跡。
隨后在婁山中學的黨史學習空間,一場“四史”知識競答活動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共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是?”來自區檔案館的青年團員和婁山中學的學生團員各自組成小隊,圍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展開激烈角逐。答題PK不僅檢驗了青年的理論素養,更以趣味形式激發學習熱情,成為凝聚團隊協作的紐帶。
緊接著,長寧區檔案局青年黨員傅佳穎為大家帶來了微團課《傳承·創新·實干:與紅色長寧同行》,以檔案史料為引,講述著長寧區紅色故事。同時作為婁山中學的校友,她還分享了自己如何立足崗位、守正創新的經驗感悟,并鼓勵學弟學妹們將實干精神融入青春奮斗,生動的講述為團員們注入了奮進力量。
適逢婁山中學建校60周年,活動特別設置了“校史智囊團”環節。婁山中學七年級學生譚嘉良介紹了學生團隊的校史編研進展,并請教檔案館工作人員校慶籌備相關工作。“校史史料存在部分時段缺失的情況,怎么辦”。針對同學提出的“校史史料缺失”問題,長寧區檔案館的青年黨團員們積極提出自己的建議,并與同學們一起探討如何用好檔案資源講好校史故事。
“這是受益匪淺的一堂課,團員前輩們關于用數字化工具挖掘史料的講述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也可以借助這樣的手段,讓學校的校史更具完整性和豐富性。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不是以前發生的才叫歷史,當下、未來每一刻發生的故事都將成為歷史,而這些故事可以由我們來書寫。”一位同學感嘆道。
在雙方的熱情交流討論中,這場“沉浸式”團課畫上圓滿句號。婁山中學表示,校地聯學不僅深化了青年團員對“四史”和校史的理解,更搭建了資源共享、思想共融的平臺。未來,婁山中學將持續以校史為紐帶,以“四史”教育為載體,通過沉浸式學習與實踐培育青年團員的使命擔當,賡續五四薪火。
撰稿/攝影:何郁檸
編輯:畢揚靜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