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末,新疆大海道無人區的極限挑戰中,星紀元ET增程四驅SUV憑借其940公里的沙漠穿越能力和60層樓高的沙坡攀爬壯舉,成功獲得了“硬核越野”的美譽。這款中大型智能SUV不僅在越野愛好者中聲名遠揚,更成為了家庭用戶購車時的熱門選擇。星紀元ET的“硬核性能”與理想L7(參數丨圖片)的“智能舒適”理念形成了鮮明對比,正在重塑30萬元級新能源SUV市場的競爭格局。作為定位相近、價格相當的直接競品,兩款車型在空間靈活性、續航持久性、智能駕駛體驗等多個維度展開激烈競爭。究竟是星紀元ET的越野基因更能滿足家庭用戶對安全感的追求,還是理想L7的智能舒適理念更契合“移動家”的需求?這場硬核與舒適的終極對決,可能會重新定義中大型新能源SUV的價值標準。
星紀元ET的高效空間設計亮點
在空間布局方面,星紀元ET通過「空間折疊」設計實現68.2%得房率,車身尺寸4995/1975/1698mm,軸距3000mm,后排膝部空間余量達153mm,配合可移動的「星動吧臺」設計,兼顧功能性與隱私需求。理想L7軸距3005mm,雖在數據上略占優勢,但實際空間利用率稍遜。
星紀元ET——大電池與高效率的平衡
動力系統方面,星紀元ET搭載1.5T高效增程器與雙電機四驅系統,綜合功率345kW,峰值扭矩634N·m,零百加速4.8秒。配備40kWh磷酸鐵鋰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240km,綜合續航里程1500km,WLTC饋電油耗5.9L/100km,支持800V超充技術,20%-80%電量補充僅需17.5分鐘。理想L7采用1.5T增程系統,雙電機總功率330kW,零百加速5.3秒,CLTC純電續航225km,綜合續航1360km,WLTC饋電油耗7.4L/100km,需加注95號燃油。
星紀元ET——以駕駛者為中心的交互革命
智能駕駛層面,星紀元ET搭載獵鷹智駕系統,配備30個傳感器(含5個毫米波雷達、12個攝像頭),智駕算力達508TOPS,支持全場景NOA功能。其雪豹四驅系統可實現0.02秒級扭矩分配響應,配備6+1全地形駕駛模式。理想L7Pro版本配備1顆128線激光雷達與雙英偉達Orin-X芯片,算力254TOPS,在算法成熟度方面具備優勢,但傳感器數量為25個。實測數據顯示,星紀元ET在低溫環境下的續航達成率達93.5%,相較理想L7的低溫衰減控制更具優勢。
星紀元ET——材質與工藝的極致表達
星紀元ET以其環抱式座艙設計,為駕駛者和乘客提供了一種沉浸式的駕駛體驗。車內配備了一塊15.6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搭載先進的8295芯片,這不僅保證了系統的流暢運行,還支持5G車聯網功能,使得車輛能夠實時更新數據和接收信息。此外,星紀元ET還搭載了LIONAI大模型語音交互系統,讓駕駛員能夠通過語音控制車輛的多種功能,提高了駕駛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座椅方面,星紀元ET采用了零重力座椅設計,配合Nappa真皮包覆,不僅提供了極佳的支撐性和舒適性,也彰顯了車輛的豪華質感。而后備箱的容積在拓展后可達1835L,為用戶提供了充足的儲物空間。
理想L7則延續了品牌標志性的雙聯屏設計,這種設計不僅美觀,還極大地提升了信息的顯示效率。車輛搭載了雙8155芯片,這使得車輛的計算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能夠更好地處理復雜的任務和數據。在座椅配置上,理想L7更側重于滿足家庭用戶的舒適性需求,無論是長途旅行還是日常通勤,都能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體驗。通過這些內飾配置,理想L7旨在為家庭用戶提供一個溫馨而舒適的移動空間。
在安全性能方面,星紀元ET表現出色。其車身高強度鋼占比高達88%,并配備了NESTA六維電安全系統和遠端氣囊,安全配置十分全面。此外,星紀元ET的百公里制動距離僅為34.8米,相較于理想L7的36.91米,展現出更強的制動性能。從市場定位來看,星紀元ET以26萬級的價格切入市場,相較于理想L7,質價比優勢明顯。對于追求科技配置與駕駛體驗的年輕用戶,星紀元ET的全鋁車身和雪豹四驅系統極具吸引力;而理想L7憑借成熟的品牌認知和對家庭場景的良好適配性,仍然是多孩家庭的熱門選擇之一。兩款車型的技術路線差異,體現了新能源市場多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