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光明日報》刊發中國外文局局長、中國翻譯協會會長杜占元署名文章《 塑造翻譯新質業態 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以下為文章全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翻譯是促進人類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為新時代以翻譯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交流互鑒指明了方向。
中國翻譯協會作為我國翻譯領域唯一的全國性社會團體,肩負著推動翻譯行業健康發展和服務國際傳播事業的責任使命。過去一年,中國翻譯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引領作用,與廣大翻譯界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動翻譯各領域發展取得許多新進展新成效。
一是匯聚翻譯資源力量,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能力不斷增強。團結和匯聚行業各方力量,積極承擔重大翻譯任務。組織高水平翻譯專家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總書記著作翻譯出版工作,目前已翻譯出版43個語種、發行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鑒202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等重要圖書和文件的多語種翻譯工作。依托中譯外研討會商機制,系統開展重要表述的外譯規范化工作,完善覆蓋9個語種的會商和發布機制,及時為行業提供核心理念、重要表述的規范譯法,以精準傳神的翻譯助力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
二是建強翻譯人才隊伍,國家翻譯能力建設的人才支撐更加堅實。聯合各方力量,深入推進高水平翻譯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健全翻譯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全國多語種翻譯人才庫扎實推進,入庫專家近6000人,覆蓋50余個語種。翻譯從業人員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底,總數已達680.8萬人,近10%的從業者擁有技術、國際關系、外交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翻譯+”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格局逐步形成。首批翻譯博士專業學位(DTI)授權點正式設立,翻譯專業學位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高端翻譯人才培養機制日益完善,有效促進了翻譯專業教育和人才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
三是深化技術賦能,翻譯新質業態動能愈發強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趨勢,加強行業研討交流和應用培訓,著力增強翻譯行業發展新動能。組織舉辦全國翻譯技術大賽及多場人工智能主題研討會、技術應用培訓班、“人工智能賦能翻譯生態”直播等活動,增強翻譯工作者的技術素養。針對國內外翻譯行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情況以及新技術帶來的風險挑戰,組織各領域專家深入開展前瞻性研究,發布權威研究報告,為相關部門決策及翻譯從業者工作實踐提供參考。
四是深度參與國際翻譯界事務,國際交流效能不斷增強。重視并加強與國際翻譯家聯盟等國際行業組織的交流。推動成立國際譯聯亞洲中心,實現中國譯界國際交流工作的重大突破。推動多位國內資深翻譯家和行業專家參與國際譯聯事務,參加翻譯技術、口譯、標準化、學術研究等國際翻譯重點領域工作,為全球翻譯行業繁榮發展貢獻中國譯界智慧。
過去一年,中國翻譯協會秉承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會員的宗旨,行業管理及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協會單位會員達1870余家,個人會員達1.2萬余人,展現了我國翻譯行業強大的發展活力。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當前,國際形勢日益復雜,文化環境更加多元,技術更迭更加迅速,翻譯行業肩負的使命責任更加艱巨。為增強國家翻譯能力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中國翻譯協會啟動“四譯工程”即“譯才工程”“譯介工程”“譯研工程”“譯訓工程”,依托“譯才引領、譯介傳播、譯研驅動、譯訓筑基”四位一體的功能布局,以加強國家翻譯能力建設為主線,以培育翻譯新質生產力、推動翻譯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統籌推進翻譯事業全鏈條改革創新,加快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引領行業以更高水平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一是以服務國家大局為立足點,對外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中國式現代化昭示了人類文明的走向,引領了人類社會的前進方向,日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和認同。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全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著作等中國思想理論的對外譯介工作。以“譯介工程”為紐帶,圍繞國家重大戰略、文化傳承創新等重點主題,聯合國內外出版機構、媒體智庫、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等各方力量,策劃推出一批書、刊、網絡出版物、視頻影音等多形態翻譯產品,建立從選題策劃到成果推廣的一體化流程,實現多語種內容的優質輸出,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譯介工程”新品牌,以既反映中國人思維方式特點、又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的高水平譯介產品,向世界闡釋好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二是以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著力點,為提升國家翻譯能力提供智力支持。翻譯人才是翻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資源。我們要依托“譯才工程”,遴選一批高層次翻譯實踐專家,建成層次清晰、語種齊全、領域多元的萬人人才庫,建設以行業領軍人才、資深專家、翻譯骨干為主的多層級翻譯人才梯隊,為國家重大翻譯任務的組織實施提供人才支撐。持續推進“譯訓工程”品牌建設,打造翻譯培訓品牌矩陣,建立健全高端翻譯人才培養、儲備、集納新機制,為行業各方面提供一站式培訓服務解決方案,助力培養國家急需的高端實踐型翻譯人才,推動形成翻譯領域大師云集、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
三是以完善翻譯研究機制為支撐點,夯實翻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翻譯研究為翻譯行業發展提供了前瞻視角和實踐指南。我們要依托“譯研工程”和中譯外研討會商等機制,集中專業力量和優勢資源,聚焦對外翻譯與話語體系研究、國家翻譯發展能力研究、翻譯學科建設與翻譯教學研究、智能翻譯技術研發應用、垂直領域翻譯研究等五個重點領域研究,加強重要語匯的翻譯研討會商,組織編制垂直領域翻譯研究報告、行業標準規范,并實現常態化發布,助力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建設。聯合行業各方面共同打造翻譯研究高端智庫,建設翻譯重點領域數據平臺和語料庫,扎實推進重點領域研究成果落地見效,增強翻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四是以科技創新應用為突破點,積極培育翻譯行業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翻譯是目前人工智能應用效果較好的行業領域。我們要積極擁抱技術變革,依托大數據、物聯網、5G、智能機器人、計算機視覺等新技術,共同探索新的翻譯業務增長點,發展遠程翻譯、線上同傳等新業態,不斷推動翻譯的流程重塑和生產力提升,推動新技術在翻譯行業的“善用”,使科技創新更好服務翻譯事業發展。
作為中國翻譯協會的主管單位,中國外文局將與各方協同協作,將“四譯工程”落到實處,為促進中國翻譯事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推動中國翻譯協會在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新時代從“翻譯世界”邁向“翻譯中國”的壯闊歷程,賦予了當代翻譯工作者更為崇高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胸懷大局、以譯為媒,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為促進中外交流合作與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源:中國外文局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